新形势赋予新使命 新要求应对新挑战(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2013-05-13 17:54:25)
标签:
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论坛教育独创教育 |
分类: 年级组 |
新形势赋予新使命 新要求应对新挑战
一 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不麻痹、不懈怠、不满足
(一)学生层面
1 携带手机的现象时有发生
国内外教育心理学家从理论的视角得出的结论是:中学生携带手机弊大于利,中学期间不宜携带手机。
关于中学生携带手机国外的做法是:英国禁止16岁以下学生携带手机,家长需与学校签订协议,违者将接受开除之类的处罚;芬兰市场法院规定:禁止无线通信公司向青少年推销手机入网等服务,违者将罚10万欧元;法国法律也明确禁止12岁以上学生携带手机。
我国一些地区的做法:杭州一中不准学生拿手机进校园;龙岩一中规定带手机进考场无论作弊与否,该科成绩一律0分;宁波市教育局规定禁止学生带手机,违者扣分。
我校明令禁止学生携带手机,基于以下原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不良信息玷污心灵、贻误学习,助长攀比成风,额外增加经济负担,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条件。
搬入新校区以来,这个问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呈现数量在增长,范围在扩大,危害在加大三大特点。
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2 仪容仪表不合规范的现象随处可见
教育部2004年3月重新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行了修订,第一款是自尊自爱、注重仪表,其中第二条明确规定: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我校对中学生仪容仪表的基本要求是:朴素、大方、得体,符合中学生身份,不追求新潮,不攀比名牌。
然而,留长发、戴首饰、穿奇装异服、攀比名牌等现象随处可见,与美丽的校园格格不入。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有人就会毫不犹疑地抛弃垃圾,丝毫不觉羞愧。“破窗理论”告诉我们环境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
显然,我们没有理由任由这种不合规范无限滋生和膨胀。
3 不能完成周末作业的现象比比皆是
根据我们的随机抽查、问卷调查和检查落实发现:太多太多的学生不能合理的利用长达两天的周末时间,有的从晚饭后看电视剧到深夜,有的在网吧冲浪到天明,有的早晨起床在十点,有的午休到晚饭,有的整天成群结伙外出去游玩。这种对自我的放松、对时间的放纵、对理想的放弃行为导致的结果是作业无法完成或者干脆不做作业,周日晚读前慌慌张张抄袭作业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不排除被寄予厚望曾经学习习惯良好的实验班学生。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短板理论”的两个推论是: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毋庸置疑,这种标准偏离现象在给家庭教育带来极大压力的同时,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周内的正常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对班级的健康发展和年级的持续发展所带来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师层面
校舍宽敞了、校园美丽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上班不方便了、工作成本增加了,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新形势,新机遇,出现了新挑战:
1 教师们必须面对及时到岗、保障出勤和目前交通无法提供便利这个新矛盾的新挑战。
2 教师们必须面对薪资没有增长和工作生活成本急剧增加这个新矛盾的新挑战。
3 教师们必须面对学生原有的好习惯没有持续保持和新的的不良习惯层出不穷这个新矛盾的新挑战。
4 教师们必须面对新的教学设备提出的新要求和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这个新矛盾的新挑战。
(三)管理层面
1 年级组管理
根据张校长对年级组的定位,年级组是学校质量形成的实体。这个角色定位就要求年级组的管理以教学质量为中心迅速、准确、坚决贯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此基础上可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在新的形势下年级组管理必须要处理好几个新关系:一是新形势新机遇下日益增长的社会期盼值和目前教育教学面对重重困难之间的关系;二是多部门交叉立体式的工作安排和走动管理空间拉伸所造成的力不存心之间的关系;三是集中高效管理的要求和管理人员分散工作落实速度缓慢之间的关系;四是要保质保量完成方方面面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和满工作量背景下要确保教学成绩之间的关系;五是年级主任工作经验、工作能力的欠缺和新形势下新的更高的要求之间的关系。
2 班级管理
班级,是各项工作落实、推进的主阵地,是教育教学质量形成的核心。在新形势下,家长的误解,学生携带手机、早恋、不合规范的行为举止,高耗低效的学习习惯,周末自主学习的不可控性,班级自主管理的表象化,特色班级创建的形式化,等等这些新问题,是班级管理的短板,严重制约着班级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3 宿舍管理
曾经住校生勤学苦练的精神是我校校园文化精神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曾经住校生通过三苦精神在高考上线人数比例上连年攀升的事迹广为传颂;曾经住校生管理的日渐成熟是我校争创陇上名校的一道特色大餐。
而今,随着新校区的整天搬迁,住校生人数的急聚增加,新的住校生的行为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以往住校生耐以成功的法宝却不断褪色、变质。宿舍管理的难度和压力人人皆知,这种新现象将在今后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愿面对但又无法回避,值得我们深思和不断探索解决。
二 新机遇、新要求、新使命——不动摇、不折腾、不停滞
新形势下出现新问题在所难免,面对问题我们要客观分析,面对困难我们要学会适应。在新形势,新挑战的背景下,高二年级将坚守“不麻痹、不懈怠、不满足,在反思与整顿中改进新问题;不折腾、不动摇、不停滞,在坚守和改进中迎接新挑战”的工作信念,在常规工作的精细化,课题教学的规范化,队伍建设的良性化和级组建设的特色化上推进工作。
今后的工作可以概括为:坚守一个管理理念,追求两项目标,落实八条工作思路,抓实九项保障性措施,实现三个突破。
(一)坚守一个管理理念
(二)追求两个目标
1 全体教师狠下一条心,同下一盘棋,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错过任何一个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一心一意抓课堂,一如既往抓质量。
2 全体学生竭尽所能创造一个干净、安静、竞争、合作、和谐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养成一个青春、阳光、健康、优雅的行为习惯,培养一个适合自我,轻负高效的学习方法;练就一种“立根破崖还坚劲”的毅力和敢于成功的魄力;铸就一种渴望高考,享受学习的意志品质。
(三)落实八条工作思路
贯彻“师生成功,学校发展,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秉承“成功教育”理念,立足常规,围绕PK,激活竞争,努力创建有特色、有活力、有成效的年级组,具体落实八条工作思路:
1 完善各项制度,更好地体现奖励先进,警示后进的作用。
2 继续深化、细化、量化特色班级创建工作,打造“树正风、扬正气、务正业、干正事”的特色年级组,努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班级竞争格局和备课组良性成长模式。
3 强力干预部分教师上课随意性大,管教不管导,关键环节不到位,常规工作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
4 加强备课组听课,代课组听课,随机听课,师徒结对听课,做好课堂教学的检查、督促、指导和帮扶,解决困扰年级组发展的最突出矛盾,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5 进一步挖掘小组建设的内涵和潜力,鼓励各班各尽其能、各出奇招,努力通过典型引路、正面引导、反面警示的方式发挥合作与竞争的效能,推动班级全面、良性发展。
6 进一步细化、量化班级PK,小组PK,宿舍PK,将PK工作抓实、抓细,通过竞争结果的展示,竞争过程的动态管理,优胜集体的奖励,营造良性竞争的氛围。
7 抓细、抓实尖子生的培养,努力打造名生工程和名师工程。
8 全力支持团总支、学生分会的工作,打好自主管理破冰之战。
(四)抓实九项保障性措施
1 落实立体式管理,实行集体决策。继续落实学科主任(副主任)负责学科教学模块,代课组长负责班级教育教学模块,团总支书记负责学生行为管理模块,宿管员负责住校生管理模块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实行级委会领导下的层级管理。
2 加强学习研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一是全体学生学习《中国学生学习方法》;二是备课组内教师的听课学习;三是班主任之间的班会观摩学习;四是全体高考科目教师做不少于5套高考宁夏卷;五是条件成熟时,向学校申请外出学习的机会。
3 激活竞争机制,形成良好学风。
4 兑现奖罚,激励合作竞争。
5 实施因材施教,推动整体提升。
6 创建班级文化,打造特色班级。
7 加强走动管理,追求过程管理精细化。
8 加强家校联系,拓宽管理渠道。
9开展学生系列活动,搭建体验成功的平台。
(五)实现三个突破
1 特色班级创建工作的突破
上学期,各班均在特色班级创建工作上有一定举措,但仍然存在特色不鲜明,效果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力,辐射带动作用有限等突出问题,今后要继续加大力度,不断改进,实现从表象化到实质化、效益化的突破。
2 “朝阳”行动工作的突破
面对学风下滑,违纪增多等现象,学校在上学期果断决策,推出了以“思想大转变、行为大规范、学风大改变、效率大提高”为核心内容的“朝阳”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