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嘉定钱大昕全集》本《三统术衍》标点疑误举例

(2019-05-18 22:44:59)
标签:

钱大昕

嘉定钱大昕全集

三统术衍

竹汀先生日记钞

分类: 求不妄

既然说到《嘉定钱大昕全集》,有必要多说几句。这部书以穷尽的方式,搜罗钱大昕著述和传记资料,是了解、研究钱大昕学术、生平的必备著作。但从初版问世,它就是一部瑜瑕互见的书,最大的不足是在整理方面不够完美,断句标点错误较多,这些年也陆续出现一些商榷订补的文章,如陈得芝《<嘉定钱大昕全集>元史著述部分点校勘误》(《燕京学报》新11 期,2001 年),陈高华《<元史艺文志>(《嘉定钱大昕全集》本)点校商榷》(《古籍整理出版情况简报》,2007 年第1 期)等。2016年,凤凰出版社出版增订本,“一是体例上稍作调整,二是增补了较多的辑佚内容;三是改正标点的讹误和错字”。陈文和为增订本撰写后记,表达对批评意见的欢迎,认为挑出瑕疵的批评,实际上是给书籍“美容”。他还在这篇总共只有37行的后记中,用了16行的篇幅,纠正陈得芝文章中两处“以不误为误”的错误,益见其精益求精的态度。最后他表示,“与原书比较,全书的质量是会有所提升,但‘无错不成书’的老话依然适用,敬希读者鉴谅”。

取增订本与初版相校,不仅陈得芝等先生的观点被吸纳,编者和编辑也自行改正了很多错误。如收入第八册的《竹汀先生日记钞》,初版点校错误较多,增订本多数改了过来。新版编校质量提高,是主编与出版社乃至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不过,细读之下,《嘉定钱大昕全集》增订本也还存在一些错误,有的地方甚至用得上“不堪卒读”这个词,未免遗憾。

先举几个《竹汀先生日记钞》中未改过来的例子。第533页,“见宋板《尔雅疏》,有正文而无注疏,皆大字。”钱大昕明言所见为“尔雅疏”,又怎么会“无疏”呢?实际上,其书“有正文而无注,疏皆大字”,即所谓单疏本。

第542页,“借黄荛圃《平水新刊韵略》五卷……卷末有墨《图记》二行,云:‘大德丙午重刊《新本平水》,中和轩王宅印。’”按“图记”与“新本平水”均非书籍,不应加书名号。图记文字应为“大德丙午重刊新本,平水中和轩王宅印”。

第553页,“宋志《张耒集》七十卷,盖即《右史集》监本。‘耒’误作‘来’。”按文义,监本当指“宋志”即《宋史艺文志》的版本,明代南北国子监皆有刻本。其文应作“宋志《张耒集》七十卷,盖即《右史集》。监本‘耒’误作‘来’。”

第556页,“见宋本《白氏六帖》,题云‘新雕白氏六帖’。事类添注出经凡三十卷。” 《新雕白氏六帖事类添注出经》是流传至今的有名宋版书,整理者将书名点破,实不应该。

与《竹汀先生日记钞》同收在第八册的《三统术衍》,是钱大昕二十八岁时为《汉书律历志》中用来推算、编制历法的“三统术”所作的注释。天文历法是专门之学,《三统术衍》中也充斥专业术语和算式,乍看不太好懂,但理解了其概念及计算方法,并不难断句。而这部书的整理者却在未充分理解的情况下,强行断句标点,结果把书弄得“不堪卒读”。其致误原由,可归纳为“四个不明”,因错误过多,无法殚述,下面各举数例。

一是不明历法概念。

如第213页,“是岁朔旦,冬至之岁也”,应为“是岁,朔旦冬至之岁也”。 “朔旦冬至”指正月一日那一天冬至。三统历设定的历法首日,冬至日与正月朔日重合。这种现象,每19年一个周期,称为“一章”,每章的第一年,就是“朔旦冬至之岁”。

对“章”认识不清,还导致另一种误读。第221页,“历法:五月二十三分月之二十一而近交,百三十五月而一当交,当交则蚀分尽章首,日月虽会于冬至而不当交”,后半句实应为“当交则蚀分尽。章首日月虽会于冬至而不当交”。这是说,当日月运行到“当交点”时,才会发生交食。而“章首”即每章开始的时候,虽然日、月运行周期的起点在冬至时重合,但未满足“当交”条件,不会发生日月食。

二是不明天文概念。

如第206页,正确的读法是“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一日行一度,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一度更分为三十二,五度为百六十;四分度之一者,又分为八分,通前为百六十八分。”

这段话的上一句,周天的“度”是空间概念,第一个“日”指太阳,是物体概念,第二个“日”指一天,是时间概念。整理者将其标点为“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一日行一度,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一字之差,混淆了几个概念。下一句,是说将一度分为32分,五度共160分,四分之一度为8分,因此五又四分之一度可化为168分。整理者将“五度为百六十四分度之一者”合为一句,遂不可读。

再如金水火土木五星绕日而行,距太阳过近,星光会被阳光掩没,在地球上观察不到,称为“伏”。离开近日区域,在地球上就可看到行星,称为“见”。行星走完一个由见到伏的过程,称为“见伏”,也简称“见”。行星见伏出现在早晨,称为“晨见伏”或“晨见”,出现在晚上,称为“夕见伏”或“夕见”。金、水二星有“晨见伏”和“夕见伏”,木、土、火三星只有“晨见伏”。五星运行一周,笼统言之,称为“一见伏”或“一见”,但因金、水二星要经历两次“见伏”,用“一见”概括并不准确,所以在分开说的时候,金、水二星运行一周叫作“一复”,意谓一个来回,木、土、火三星运行一周仍称“一见”。

《三统术衍》的整理者没能理清这些概念,在标点时造成大量错误。试举三例:

第237页,“金、水晨见,伏在东方;夕见,伏在西方”, 实应为“金、水晨见伏,在东方;夕见伏,在西方”。

同页,“今以为见中分者五星,一见所历中气不能无余分”,应为“今以为见中分者,五星一见所历中气,不能无余分。”

第238页,钱大昕在总注“五步”一节时说:“此下推五星一见复内顺逆、迟疾、伏留之术也。”“五星一见复”,即五大行星各自运行“一见”或“一复”的周期,“一见复”不可分割,而整理者将其断成“此下推五星一见、复内、顺逆、迟疾、伏留之术也”。

三是不明数学概念。

古代数学有自己的术语。如分数、除法运算,分子或被除数称为“实”,分母或除数称为“法”。计算时使用算筹,在“实”中数够一个“法”的筹数,即“除去”,得到“一”。用语言表述,通常说“满XX去之”“盈XX得一”或“如XX而一”等。

《三统术衍》的整理者不晓此理,屡屡在“实”与“法”的概念及计算上出错。

如第226页,“以章中乘岁数,并见闰分为实盈,见月法得一,名曰积月”,即应为“以章中乘岁数,并见闰分为实。盈见月法得一,名曰积月”。

第241页,“以见中日法乘三百九十八日……为法,又以见中日法乘三十三度……为实法,除实得一百四十五”,将“实法”当成了一个词。此句应断为“以……为法,又以……为实。法除实,得一百四十五”。

再如第259页,“而月法又即日法乘月日之数,故分同而径并如见月日法,而一为星见入月日数以并朔大余,如法,算外,命日即与所推星见入中日同也。” 按照这种标点读下去,敢保没有人能明白钱大昕说了什么。其实,这段话意思是这样的:“而月法又即日法乘月日之数,故分同而径并,如见月日法而一,为星见入月日数。以并朔大余,如法算外,命日,即与所推星见入中日同也。”

四是不明词义语义。

第192页,“经曰:‘冬十月朔,日有食之。’传曰:‘不书,日官失之也。天子有日官,诸侯有日御。日官居卿以厎日,日御不失日,以授百官于朝。”

按《春秋》传文,应为“不书日,官失之也”。《春秋》记日食,照例要记录干支日名。这次日食未记是日名,所以是相关官员的失职。整理本或涉下文“日官”而误读,但“日官”是天子之官,鲁国作为诸侯国,并无日官,只有日御。

第193页,“孟康曰:‘辰有十二,其三为天地人之统。《老子》曰:‘三生万物’,是以馀九,辰得三气,乃能施化。”“十二辰”除去自能生化的“天地人三辰”,还馀下“九辰”,所以此句实应标点为:“《老子》曰‘三生万物’,是以馀九辰得三气乃能施化。”

《嘉定钱大昕全集》(增订本)中的《三统术衍》,只有130多页,初校各类错误约在400处以上。对此,借用陈文和先生“无错不成书”的说法,只能说“有错更不成书”了。

作为乾嘉学派最重要的学者,钱大昕的学术是中国传统学术的高峰,在今天,他的著作需要有与其成就相称而又体现学术进步的整理本。《嘉定钱大昕全集》的出版和修订,已为这样一个整理本打下基础,还希望相关各方能尽快再加校订,以臻完善。

原刊于2019年2月25日《文汇学人》,题为《钱大昕的四首集外诗——兼谈<嘉定钱大昕全集>的整理》。此为后半部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