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云烬馀

标签:
罗振玉大云书库大云精舍蜀石经残字顾广圻顾千里蜀石经罗振玉藏书 |
分类: 图书府 |
在布衣论坛看到有朋友发帖,介绍罗振玉的大云书库藏书,一时手痒,帮他贴了一张书影。
这还是非典闹得最凶的时候,在中国书店买的。那天在东廊子,从来到走大半天,只有我一个人在翻天倒地,师傅们也乐得看我翻腾,最后捆了一小捆,就有这本道光六年三山陈氏所刻《蜀石经残字》。
书上除“大云精舍”和“雪堂”二印外,还有“大云烬馀”和“继祖之印”,当是早年由从罗继祖先生处散出的。回来翻翻,黄裳《清代版刻一隅》也著录了此书,惟将刊印年道光六年写成七年,或其藏本缺少牌记。
此书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看古人的态度与风度。陈氏刻书时请顾千里写跋,当然是想听点好话,不料顾千里也是个直人,怎么想就怎么说,遂跋道:
汉唐石经皆无注,唯孟蜀有焉,此毛诗是也。今雪峰陈君传写欲刻之,可谓好古矣。此外又有左传,著录于嘉定钱先生跋尾,予向日皆尝寓目。但窃以为考其异同,未能胜于板本,在金石家乃以罕见而见真,在经学转少所裨益,质诸大雅,未审以为何如?
要言不烦,只说此书错多、无用,刻者多事。古今这样给别人出书写序跋的大概不多,陈君雪峰看了,心中不爽那是一定的,但又不能发作,就把石经与板本细校了一遍,找出一些优点,由他父亲出面写了一篇叙,最后说“石本未必无补,予恐读者展卷,缘其瑕而弃其瑜,即以所校出者揭之卷首,冀大雅是正”。顾跋之前,即为此叙,颇有给顾跋消毒之意。序跋之间这种小小的交锋,在我看来,比什么石经、残字更有趣味。
非典一场,云烟散尽,能让我想起来的事,除了逛书店买了几本书,还写过几首苦中求乐的打油诗。当时曾贴在几个论坛,今天找出,不悔少作,一并记下。
非典杂事诗
幸有坡公传妙法,红烧猪肉大盘装。
课业虽荒心暗喜,近来省了买鞋钱。
于今举国捉非典,告语都人慎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