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别人提起的淮铭先生的帖子里发现的。那时居然能那么细致地读书,感叹一下。
前天在中华书局买来的书中,有《仓石武四郎中国留学记》一本,近来颇得时誉。用两个晚上初读一过。日记大似书帐,相较同类记读书交游的日记要单薄。当然就著作背景来说已难能可贵,是无法也不应该苛求作者的。书前面的三篇序言和一篇前言都是好文章,读完后有把全书精华说尽的感觉。书中的插图配得好,给阅读增添了不少兴味。
注释多据工具书,缺少新意。有的地方可能是资料来源的问题,说得不太清楚,或有小误。有的地方径注“不详待考”,态度严谨。但有一些属于失考的地方。例如:
5月1日日记:“文澄阁送新印王伯良《西厢记》。”注:“王伯良《西厢记》,即王伯良刻本《西厢记》,不详。《仓石文库临时目录》著录有北平文化学社本王毓骏撰《西厢记注》。”
按:伯良为王骥德字,他校注的《西厢记》称《新校注古本西厢记》,刻于万历四十二年,有图一卷。民国十八年富晋书社据刻本影印。所谓“新印”即此石印本,与北平文化学社本王毓骏撰《西厢记注》无关。
2月16日日记:“借……《江氏音书三种》陆沔阳刻本。”注:“陆沔阳,不详。”
按:陆建瀛,沔阳人,堂号木犀香馆。刻江氏音学书在咸丰间。
6月4日日记:“嘱宛亭印《石经阁文集》、《南唐二主词笺》、《二陶遗稿》等。”注:“《二陶遗稿》,不详,待考。”
按:《二陶遗稿》为安化陶宪曾、陶绍曾兄弟遗稿,收书四种,光绪乙巳刻本。主要为经子杂考。《清人别集总目》著录,但归之别集,亦误。
又2月11日日记:“陈济川代购邓刻《玉篇•广韵》、《傅音快字》。”注:“《傅音快字》,不详,待考。”
按:颇疑“傅”为“传”字形近而讹。《传音快字》,清末蔡锡勇撰,我国最早的汉字速记著作。
正文还有少数引文断句错误,正文和注文都有一些误植,有待再版时修订。
作者:ele 提交日期:2003-09-24 21:58:1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