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041】阳光的九月、超凡的心境——诗人杨晓民诗歌《九月》
(2011-03-01 15:50:40)
标签:
杨晓民诗歌gb2312楷体诗人 |
分类: 诗歌评论 |
诗歌离不开意象,若干意象组成意境,好的意境构成优美的图画。诗人杨晓民诗歌《九月》是一首诗中有画的诗歌佳作。
“淡远的天空下/一只鸟/落在任意一堆谷垛上”这三行诗中的意象‘天空’‘鸟儿’‘谷垛’ 组成一幅清秋精美图。看那空旷高远的天空下,一只鸟儿落在谷垛上。这个‘落’字很好,我们看到的虽是一幅静态的画面,却能感受到鸟儿曾在天空飞翔的动态过程。鸟儿落在谷垛上,大抵在寻找食物。注意任意一堆谷垛,不是鸟儿有选择的落在某个谷垛上。鸟儿的气定神闲与天空淡远的境界相吻合。“这日子便丰满起来”秋天在诗人眼中不再寂寥,因为秋天不再是满目的萧瑟。秋天有淡远的天空,有秋天的精灵鸟儿,还有浓郁丰收气息的谷垛,所有这些都显示出秋天的厚实。诗人用‘丰满’这个词很形象,丰满的不只是金秋,还有充实的日子。
“我渐渐弯下/弯成大地最优美的流水/红叶飘飘” 这三行诗中的意象‘大地’‘流水’‘红叶’组成一幅流动的秋天气韵图。诗人俯瞰大地,把弯曲的身躯想象成优美的流水。多么富有诗意啊!九曲回折的潺潺流水不像那谦恭的流淌着赤子热血的身躯吗?秋天飘飘的红叶让秋天更加绚丽。流水清清、枫叶萧萧,多么美的画面。我们仿佛置身在诗意的北国之秋。“扳过所有的山所有的岸/我在无阻隔的祝福中成熟了”诗人没有沉醉在秋景里,而是用爱心继续寻找秋天的真谛。注意‘扳过’这个动词,高高的山、汤汤的水在诗人看来都轻而易举的征服了。诗人在历经生活中的那些险阻后,一种平和的、幸福的人生形成了。
第一、二节的两幅图画,一静一动,充满秋天阳光的味道,诗人以阳光的心态迎接九月。第三节,“即使某个阴沉的雨夜/我也以最美好的仰望,辉映着你”秋天不总是秋高气爽,也有阴雨晦暗。那么,在这样的环境里诗人还会正确面对吗?是的,诗人要以最美好的仰望,交相辉映秋天。这是一种乐观昂扬的姿态。“太阳太阳/我们共同照耀秋天”诗人感到自身渺小,看到自己能量的有限,向太阳发出号召。诗人要与光芒万丈的太阳一起照耀九月这个神话般的秋天,赶走生活中的不如意,让忧伤的雨夜也充满人性的光辉,这种平凡中的奉献是我们共同的信念。有了这份信念,你我的生活都会充满阳光。(杨晓民:著名诗人,中央电视台人事办公室主任,主任编辑)
附;
九月
文/杨晓民
淡远的天空下
一只鸟
落在任意一堆谷垛上
这日子便丰满起来
我渐渐弯下
弯成大地最优美的流水
红叶飘飘
扳过所有的山所有的岸
我在无阻隔的祝福中成熟了
即使某个阴沉的雨夜
我也以最美好的仰望,辉映着你
太阳太阳
我们共同照耀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