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发觉得在家不能超过二十四个小时,否则话题会自动转向逼婚。为难兄难弟们提供一点个人阶段性思考。
本人从小屌丝惯了,如无重大事件,不洗脸梳头。只调戏男生,没当过女神,据说是人丑气场又诡异,参见蚊香与蚊子的关系。近几年越发见首不见尾,要么闭关终不出,要么四海云游。所以要与无工作关系的人保持长久且稳定的联系非常困难。 突然有一天,自己还对搞对象这件事一点概念都没有的时候,发现周围的人怎么生娃的都有,明白“剩”标签马上就要被糊在脑门上。尤其已婚人士传授经验的时候,说最重要的一条是不要读博士,确实惶惶了几天,世界太不可思议,超出自己可控范围的太多。
启蒙比较早的人,因为他们有“需要”。心理生理,钱,缺爱或者习惯被溺爱,走上社会生活稳定之后自然而然的惯性,无所事事的娱乐项目,验证自己性别魅力。的确,有些人身边是不能缺少伴侣的,有即可,谁不重要,而通常这类人喜欢社交、嘴甜、爱管闲事儿。反之亦然。不是哪种好,哪种不好。脸冷的跟脸冷的能说上话,热情的爱找热情的玩儿。
对我而言,家里,妹子能换大桶水基本就算通关,难度系数再高可以由客服解决。出门,只要带够钱,把证件贴身装好,国外比中国安全。精神及生理需要,老板甩个活儿就一点劲儿都没有了,如果有空隙,各种兼职,跑跑科室,徒步登山,练武游泳,有很多事情要去尝试。很少有人玩的时候比我会玩,该干活的时候比我靠谱。当然,单项超过我的很多,但大多数都只偏向其一。 找对象很容易,稍微死皮赖脸,稍微想想学习以外的事儿。如果不成,就把要求稍微放低一点,总有愿意的。
不需要着急的理由太多。比如某人,就根本没资格让我早于四十岁结婚。比如,大部分人差不太多,要从众多的雷同点中找到一两个,作为说服自己停下来留在他身边的理由,是个极其困难且浩大的工程。比如,漂泊渺茫的前途。
并不是说,要跟异性保持距离以证清白,不能有异性的好朋友。我不反对被备胎,不反对货比三家,上赶着不是买卖,爱咋咋地。反正我有我的路要一直走,在路上不孤独的,只能称为幸运儿。总之,只要不是因为各种心理伤害,或者关爱他人承担责任能力的缺失,对这个问题有健康开放的心态,结局自然也是健康的。
最近比较烦的原因,不过是没有跟上潮流。群居动物落单的时候,各种麻烦都会上门。面对压力,有一些人选择停下,有一些人选择加快脚步。当然这种加快,不是单纯读几个学位就能解决问题的。“管你X事”四字对人对己都是良药,不要放弃治疗。
李银河25岁才知道王小波这个名字,龚琳娜27岁碰到老锣,刘晓庆刚刚才结婚,未来不是很值得期待吗?
同时,对这么多年来放我一马的同志们表示深深的谢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