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在此
(2013-10-10 13:39:29)分类: 编辑大美妞,我靠这个吃饭啊 |
本着好戏有一出算一出的态度,我大力支持黄昏恋。虽然,恋爱次数为零急需清仓处理的大龄女青年,看着年龄是自己二倍的老娘桃花开到花枝乱颤,的确有点诡异,但总好过一些充满玻尿酸的不老神话撒娇卖萌。世事本如此,饱汉不知饿汉饥。大学的黄昏恋都没赶上的我,在第一茬适婚人群中,恐怕晚霞都赶不上。有吃有喝有老板收留的日子,没有对象倒在其次。好不容易在一次次考试中升级到学霸,突然发现自己的情商属性为零,什么都能搞定,唯独这件搞不定,才是我们这帮人惶恐的真正原因。当然,每次慌张一阵子,也就淡定了。总会有想刘晓庆同志——着实不知该叫姐姐阿姨还是奶奶——这样的英雄适时出现,用毕生经历力证,活到老,搞到老。便越发傲娇地自我安慰:不是没有,只是不想,哼。什么岁数都有人要,总有比你大十几二十岁的鳏夫。
传闻男人的品味专一在十八岁的小姑娘。所以,男方黄昏女方朝阳,拿自己积蓄的名利买鸡血的婚姻不乏其人。总结一下成功案例,除名或利至少一方面拔萃,更重要,身体得挺住,免得克化不动。学不了王石那样,爬完珠穆朗玛峰,去剑桥喝下午茶,至少也得跟杨振宁似的,九十岁爬小矮山一口气到顶。或者,学学李双江,大厦将倾之前,看似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时,赶紧明媒正娶。老来家里出大事,靠年轻老婆楞顶,自己表示很难过即可。
如果上述都学不来,我还是鼓励单身老人在菜市场发展发展双方都黄昏的恋情。从世界观说,人生苦短,命是自己的,犯不着为别人把自己搭上,想怎么折腾自己说就算。实用角度讲,黄昏恋极其合理。首先,省一套房子一套锅。其次,变着法儿不给发养老金的组织和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的子女,都不可依靠。尤其我们这代独生子女,整日全球流窜,拼谁呆过的国家多。如果不是土著结合,那就意味着,至少一半家长在八月半要跟自己的孩子千里共婵娟。所以,继续发扬同舟共济的革命精神,以防被破鞋扎了脚。
无论何时何地,婚姻都面临差不多的问题和风险。骗财在老年婚姻中比劫色的嫌疑更大。因而,房子又成为最大的障碍与杀手。不同的是,年轻的时候因为没房子结不成婚,年老的时候因为房子被太多人惦记。说句不好听的,床前的孝子们好不容易熬到头,半路杀出程咬金,凭着认识一年半载多说几句话,就坐收渔利,谁乐意。
谈恋爱诀窍,一言以蔽之: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如果有人不同意,那就折腾到他同意,看谁熬过谁。此条适用于所有围观群众及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