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无知的我,曾被错误地扣上文艺青年的。记得初中语文课,老师问你最近看什么书,答曰《太平广记》。估计是内心深处受了一点小打击,遂用一脸鄙视反攻,你不看点正常孩子该看的?《还珠格格》也在一边推波助澜,同时期有一批人和我一起,坚定不移地走上紫薇同志道路,弹古筝,出口成章,只是最低要求。越大越发现,与其显得才高八斗卓尔不群,不如蹲在墙角,老天爷也看不见你,更有时间空间,鼓捣点有意思的事,于是乎,以风速朝文艺青年的反方向生长,成为“女汉子单身俱乐部”永久会员。眼瞅同学们的孩子都去打酱油了,迫于无奈,只好重拾旧日童子功,脑门顶上“我很温柔”的横幅,满脸羞涩无辜,岁月静好,男生跟我搭讪的时长,基本取决于这脸柔弱能挂多久。
亲身实践检验证明,女生装清纯文艺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苦口良药,有层糖衣才能咽下去。不过适度就好,装的过多叫骗。有个男的在天涯哭诉,结婚后才知道自己优雅娴静的老婆大全独揽,散打专业级水平,如有反对意见,一个过肩摔全搞定。装的略多是没做好功课。因为相亲和勾搭出的是两套牌。相亲实质为低薪应聘,以实用性为主,能挣钱,能生养,能干活,迅速融入我这个上有老下快有小的团队。软弱无力文艺型,是不能胜任一边上班,一边盯着房子装修,到点自己从床上爬到医院把孩子生下来的工作。对大众意义上文艺范儿的避之不及,如同逛瓷器店,肝儿都跟着颤的感觉,是一种对易碎品的恐惧。生怕砸了一个,这辈子都要搭上在店里做黑工。况且,一路摸爬滚打,沦落到相亲地步的,也不会相信,清纯到于世无害的生物,能够在达尔文规则社会活到现在,笑里藏刀才是绝杀,所以,一面欣赏笑靥如花,一面老得防着这刀什么时候亮出来。
另个角度看,装什么意味着缺什么,同时也说明对方最需要什么,最后说来说去成了一回事儿:自从这个社会转速提高,不仅要干好后勤工作还要包揽前台的女人唔易做。女的希望男的有钱,男的没钱。所以女人在外凶猛如虎拼事业,个个进化到内置男朋友模式,回家却要把扎煞起来的毛捋平了,装个温柔小病猫,要不如何才能显得大爷威武。能完成这两个角色已实属不易,两种模式能自由切换者堪称智商情商双绝的神人。大部分女人只是猫或虎,与本性斗争,维持假象,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而被戳穿的时候,欣赏假象的一方反而会认为自己搭上了大量的时间,赔的最多。因此,这并不是门稳赚不赔的买卖。要么,装一辈子,要么,看准了时机,保证咱这一剂猛药喝下去吐不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