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戏曲史 笔记

(2012-09-02 11:56:24)
标签:

杂谈

分类: 专业相关笔记

一.戏曲发展史 从宋元时期开始兴起,之前的文化艺术经历了很长的积累阶段

起于民间,盛于朝野

村坊小曲开始

实用装扮:狩猎、演练(原始时期)

娱乐扮演:节日仪式 彝族扫火星节《撮泰戏》

歌舞百戏:(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河南南阳出土的汉画《歌舞百戏图》

各类小戏:秦汉《东海黄公》(角抵戏,借助娱乐打斗)、唐《踏摇娘》

说唱杂剧:宋金元 诸宫调(说唱)、宋杂剧《眼药 酸》与二人转,相声有渊源

戏曲形成:诗歌的没落 南戏第一个剧目《赵贞女蔡二郎》、北杂剧、二者区别(南戏出数随意,生旦净末丑外贴七大行当,而北杂剧四折一楔子,四大行当,规模最大《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

一.   文人雅好

南曲戏文:各类书会,文人聚集(古杭书会,九山书会、)

北曲杂剧:科举无路,投身创作(北京玉京书会,关汉卿也在其中,亲自参加演出,发生过恋情、王实甫)

明清传奇:社会交往,形成风气(现实才情,抒发情怀)明代创作者的水平比元代高出很多,大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怀,也是社交的手段之一。王骥德《曲律》

明清过渡时期对汉族文化的冲击极大。

清代乱弹:民间文人,深度深入(焦循,张二奎)

  乾隆末年花雅之争(画,乱弹,雅,昆曲)

现代戏曲:知识分子,职业创作(齐如山戏曲改革)

四大高峰:北曲杂剧、明清传奇、花部乱弹。现代戏曲

线索:戏曲史演进线索

元曲兴盛的历史原因:元朝取消了科举,满腹经纶无处用,开始转移到剧本的创作。书会才人。话本(给说故事的人提供底本)说唱。

二.   佳作如云

南戏约230种,元杂剧约600种,明清传奇约2600种,清朝地方戏数万种。南戏大多数是仅存剧目,而元杂剧保存较好是因为作者的地位高。

五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琵琶记》《杀狗记》

元曲五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

杨沈之争:汤显祖《牡丹亭》

南洪北孔:洪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

剧种多样性:语言,韵律。任何一个剧种都是在当地语言和音乐基础上形成

京剧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叫“平剧”

京剧和昆曲《西厢记》昆曲差不多是原词演唱,文人化色彩浓重。

三.   曰情曰趣

情感是戏曲的核心

趣者,乐也

味者,品也

唱功:嗓音条件好 演唱技法 唱出情景 唱出过程 字正腔圆 声情并茂

依字行腔,循声达意

字正腔圆 头腹尾

 圆润饱满

念:千金白,四两唱 韵白 散白

做:动作 表情 手眼身步口

打:属于做的范畴

程式:模式化表演

虚拟:虚实结合。

《挂画》王存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神话学 笔记
后一篇:雪夜访戴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