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到一个地方,喜欢把当地的博物馆一类的地方转光光。一来大多不要钱,且比起许多人造景点又收你许多费用的地方有趣味的多。二来,历史如戏,到各处去看看不同的戏台子,如果对那段历史有深入的了解,真会有穿越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如果能置身此地此处,也更能体会彼时此处人的心情。不登长城,不知道山河壮美,如果是我,我当年也会拼了命进关。不来桂林,不知道山河秀丽,也就理解为何徐悲鸿要留在这里,也就明白中国近代的山水画有很多是桂林。
这也是我为什么闲来无事就去逛北京二环的原因。北京确实是近现代史历史事件最密集的发生地之一。蹲在个小胡同都能对物是人非感慨上半天。
李宗仁的府宅一半作为办公,一半是生活区。看到当时老房子的木质结构,青岛不乏这样的房子,踩在楼梯上,崩崩的响。木头房子有种自有的霉味,但比起如今钢筋混凝土,显得柔软有生命感得多。一层楼上只有一个公用的厕所,还是在会议室旁边。这要是开起会来,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在下面咬牙切齿的憋尿。我在想,住宅对于卫生间的重视,应该是中国建筑进步的线索之一。
不知道屋子里的陈设是不是原样,但确实是个装修的好样板。简洁,实用,大方。本也不需要那么多,有个衣柜书桌足以。没有什么繁复的装饰。一朋友看到我家屋顶上,只有一个飞利浦灯泡在裸奔,表示不能理解。一户有七个电脑加平板的人家,连个灯罩都没有。与我眼中,灯罩只是遮挡光线,除此之外更无其他。所以,与其买一些繁复的灯罩挂在上面有利于蜘蛛结网,不如买个一万小时寿命的灯泡来得敞亮。
里面有李宗仁夫人留下的旗袍一件。我的大腿完爆腰围。北方大妞的身板永远无法与南方曼儿比,瘦成板也有一百多斤。
当年,徐悲鸿到桂林之际,是李宗仁买了一栋房子送给他。哎。如果现在当官的贪了钱用在这上面也不错。总比郭美美强多了。
李宗仁的三人老婆,最后一个只与他相处了二年,李就辞世了。不知道这位夫人图的是什么。不过这种大叔级的人物,年轻姑娘是没有什么抵抗力的吧。如果改嫁,当时算作不守节操。如果心甘情愿一直做遗孀,日后还给自己老公的纪念馆剪个彩什么的,不知心里是何滋味,独独抛下我一个在荒野之中。
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就是这样的。二个人伉俪情深,却只有七年。廖静文一辈子的工作就是保护徐悲鸿的画。幸耶不幸耶?
情到深处无怨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