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巴黎——混血穿越及一点思考
(2012-04-17 20:02:05)分类: 电影手札 |
三月份也有一部号称新文人还是人文电影,柳如是。我只想说,人文,文人,不是掉一掉书袋,把几首诗扔上去,台词念的浑身鸡皮疙瘩,就是素质高。而是把他们的精神吃透,再自己创作,巧妙的融到当时的情景氛围中。所以,真正的好台词。真的是把想说的全部从侧面写。越想说的,藏的越深,才有味道,而不是动机一清二楚,从表面上看似圆满,比如《三傻》,写得太实太满,包袱太肤浅。这部电影开始看以为全是废话,看完之后,发现副线极多,一环扣一环,点点都打在情节上,比如那个侦探。
3.老师说,你看到这部电影,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中国也有这样的时代,也有这样的城市。上海的十里洋场。《阮玲玉》写的是阮玲玉,其实是对当时上海的黄金时代的缅怀。北平时期,文人风华之时。我听了,有种莫名的激动。一直对北平时期的北大文人有种情结。刘汉典骂沈从文,你跑什么跑,我是为庄子跑。
或许我研究完中国近代史,可以写一写,穿越回北平时期的北大。其实穿越回那个时代的福山路就行。鲁迅老舍经常过去海洋大学走穴。
我看到了中国电影的空白,而且一个只能由我填补的空白。激动。
需要对历史的全面了解。需要重新定位与思索。需要对当时当地人心理的精准把握。基本就是我读研要干得事儿,干完了,就可以写一个好剧本。诸公不理解也罢。人家高晓松不一样北大肄业又写写歌拍电影写小说写剧本。
不做匠才。慢慢磨。到三四十拿得出二月河和刘恒一样的东西,是我目标,而且坚信比那辈人强。因为那些快餐一般的伦理剧实在是太没有技术含量,少了我一个人去做,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