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帮女人这些事儿@阿姨的营生
(2009-04-07 06:41: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中医学院记事 |
阿姨,怎么叫怎么觉得是老鸨。不过,阿姨是宿舍生活不能缺少的一部分,能和阿姨搞好关系,说明宿舍生活已经成功美好了一半。
阿姨,就是我们的舍管。有人叫舍管,有人叫宿管,全称宿舍管理员。
以前,高中也是住校的,那个舍管负责给我们的卫生每天打一次分,清楚的记得,有一阵子,我的被子扣了八分,每次有二分,导致我在女生的卫生排行榜上挂第一。第一次是叠的不好,以后三次是朝向不对,幸好只有四个方向,我在第五次的时候让他扣分未遂。每天晚上看我们睡觉,等等吧,反正出力不讨好的事情都让他做了。更加让我恶心的是一件事,三年我们都没有说过话,有一个同学去了北大,他错以为我是那个同学,我一下楼就跟在我屁股后面,是你是你是你吗,就是那个去了北大的?一副嘴脸显露无疑。
不过,这里也是个出传奇的地方。比如,曾经高中有一个重症肌无力的同学,他妈为了照顾他,就辞掉了工作,做了舍管,最后这个同学去了复旦,专门研究生物线粒体之类的。
当然,大学的舍管和我们的关系就轻松很多。不打分,一个学期我的宿舍也不回接受一次卫生检查,方法很简单,在屋里不出声,让检查的人敲呗,他们有没有搜查证,不能闯民宅。偶尔也会有几次失手,比如有次站在门口和别的宿舍的人聊天正HIGH完全忘记了还有卫生检查这回事。我们学院的制度很奇怪,不检查的宿舍不通报,但是如果评了差等就会通报,所以,这项制度在我们手里已经演绎的可有可无了。
阿姨其实没有什么用,就是帮忙看着不让男生乱跑进来,早晨开开门,晚上关关门。冬天要睡懒觉就把他儿子打起来给开门。所以,工作轻松的很。轻松的工作就意味着没有多少工资,所以,做点别的营生就是阿姨决定生活质量的事情。
印象中,这个阿姨长期项目是煎药。宿舍不让用锅,学中医的人长病都是吃中药,所以煎药是绝对有市场。还有的同学要长年吃药,每天一次,财源是滚滚。到了季节交替,感冒的人一多,一天看他要熬二十多份,一份是二元钱。我们怀疑他会不会因为熬多了药百毒不侵。
后来阿姨开展的一个项目是卖大桶水,有很多大桶水在他的屋里,只要想喝就找他。一桶可能有二块钱的利润,这个在夏天的生意可是不错。
什么有新生的时候卖电话卡,四十五一张,下雨的时候卖雨鞋。因时制宜,也是中医的重要原则,被熏陶出来了。
阿姨的副业是向外借小圆桌,或者帮忙蒸饭,每次都要附送点什么蛋糕啊,土特产之类的,尤其是开学的时候,家近的同学会带点“硬菜”,阿姨家里好几天不用开火。
最神奇的是,有天我十点回的宿舍,发现阿姨在面向大门口的房间买了个卡拉OK,还有人在那边唱。我不由的幻想我们的生活——夜半鸡叫。
居然把宿舍改造成了KTV,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
阿姨是个做菜极好吃的人,前提是我们天天吃食堂,每天中午从楼下过的时候就闻到菜香,一直想鼓动她开个小餐馆,未遂。
阿姨的老公也是个神奇的人物,据说是学校的水泥匠。任何场合都能见到他,学校修马路有他,宿舍修厕所有他,收破烂有他。只要能挣到钱的地方,这个大叔肯定会出现。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创造幸福生活。这就是阿姨一家忙忙活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