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梁羽生逝世

(2009-02-08 21:17:36)
标签:

杂谈

  我好歹和武侠说起来也是有很深的渊源,不过,话说回来,谁不是由言情或者是武侠启蒙的呢。

  梁羽生脍炙人口的作品大致是《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现在看看,觉得咋那么俗套,其实,正因为他经典,被人用多了,所以显得俗套,女的一夜白头之类的,经典得不能再经典了。前不久还被《画皮》用了一次。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为了说说梁羽生就要先从读他的书开始。对于我这个年纪,读他的书的已经不多了。开一时之风气,就说明他是前辈,迟早要被人拍死在沙滩上。所以,在玄幻小说的时代,读那时的武侠已经实属不易,更别说,那个时代开山人的书了。

一、《萍踪侠影》——是我不得不说的

我还是从电视剧开始看的。说实话,大陆的武侠电视剧启蒙比较晚,而且缺少一种娱乐精神,总是想把某种英雄大义灌输给我们,金庸的拍出来还好,如果说是古龙的,很少有那种味道。

《萍踪侠影》的诞生是在一个特殊的时期。首先,是大陆武侠剧转型的时刻。逐渐走向成熟。片中的美工,包括特技,都是开创了新的时代,现在的武功特技可以说是都在沿用那个时期的套路。从单纯的摆POSE的动作,过度到对气场的渲染,而且,片头片尾的制作,是迄今见过最有韵味的。主题曲也颇有韵味。

这个电视剧的主演,有范冰冰韩雪孙菲菲。现在一个个都是叱诧风云的人物。我还很清楚的记得,当时的范冰冰也是逐渐的脱离原来的琼瑶式的风格,看第一眼很有惊艳的感觉。这也算是范冰冰新生的起点。

这本书,算是代表作。连夜读了出来。

让我明白传说中的梁金一时之争的源起。论底子,我觉得还是梁先生更扎实,能写的不一定底子厚,就像那种盗墓的小说,咱们以为这个人神啦,咋啥都知道,一采访,问他的写作方法我就是听个名就往下编。1%的奶99%的三聚氰胺。

梁先生不服气金庸的原因之一就是我梁羽生底子扎实这么多,可为什么就是有人说我比不上他,金庸不就是胜在情节上,那情节也就是胡编乱扯,我这等历史底子这么厚的人,都不屑于干。我是看古龙开始,看了金庸就觉得和历史正局似的,一看梁羽生就和活在那个时代一样。在梁羽生眼里,金庸差不多就是半瓶子醋。

因为,我看张丹枫是在看不下去了,这厮一出场最少二句诗,管他合情不合情,管他旁边的人听懂听不懂。不过,这种作者,这种人物越来越少,现在很少有功底如此深厚的作者写出这样一本书。这个时代,也没有人受那个时期的私塾教育。

二、金庸给梁羽生的挽联

悼梁羽生兄逝世

同行同事同年大先辈

亦狂亦侠亦文好朋友

自愧不如者:同年弟金庸敬挽

我看这几句话,第一个感觉,死都死了,你自愧不如还有什么用,说不定金庸心想,活到如今这个时代,有口气就是胜利,古龙自己不珍惜自己,死了,我就和梁羽生争,这丫终于走在我前头了,所以,最终的胜利者是我。

姑且小人度一次君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郭德纲和刘谦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