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开校运动会。按照惯例,是下雨天,持续到运动会结束。这是有运动会以来的惯例。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爷也喝了三鹿奶粉,下个雨也像得了结石一样,淋沥不尽。这种天气最适合蜷缩在宿舍里面看电影。于是乎,我按照时间的线索,把张艺谋的电影看了个大概:《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活着》《秋菊打官司》《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后来的《英雄》《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样看电影的好处不是以电影为中心,而是以时间为线索,研究的是人。很清晰的张艺谋在艺术创作上的风格的徘徊与定型,挣扎游移回归。感受到一个导演的成长经历。这不是最让我感慨的。
第五代的导演,恰好赶在点上。78年左右考取大学,学成了82年,锻炼几年,出了作品,开始走巅峰的时候也在中国最需要用艺术反思的时候。一切都刚刚好。我以前对中国电影是很失望的,怀疑中国的电影从来没有成熟过,相反的的是西方电影早已经熟透而烂掉了。这种怀疑源于我的不了解。因为我没有生活在他们顶峰的年代。将近20年的电影,如今看来,还是像有点陈逸飞那种风格的油画,构图是无比严谨的黄金定律,看得人热血澎湃。真的,存在不过时的作品,特别是看过1951年的《罗生门》之后,我更加坚定这种想法。
不说他们的事情,更不想说第五六七代导演孰优孰劣。就像70说80垮,80看90不顺眼,一样的道理。
老谋子的电影捧红了好多人。不过从他选的女演员身上,可以证明一件事情,最爱的女人只有一个。韶光易逝,这些岁月早不在了。
在他电影里,我看到了许多熟悉的身影,有的一夜成名,大红大紫,有的,还是那样做着不为人知的配角。我不知道,一件事情可以让人坚持多久,除了为了谋生。为什么有的人仍然坚持做自己的小配角,为什么有的人早早的退出。为什么有的人演了一辈子,还是那样子,在不同的作品里面重复自己,有的人却经常给人惊喜。但更让我不理解的是为什么前者会长红,后者永远默默无闻。
看到了巩俐何赛飞孔琳水嫩嫩的时候。如果不是看到,仅凭现在的样子很难想象,她们也曾年轻过。年轻,不仅是指皱纹的含量,更多是生命力。有着一颗小虎牙的巩俐是最美的。
无论是老谋子的心,还是演员的挣扎与奋斗,只能让我感慨:韶光易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