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考备忘录之倒桩
(2008-10-13 21:44:07)
标签:
汽车新手杂谈 |
驾考备忘录之倒桩
各位看官,上回书说到文考已过,现轮到武攻,武攻又分“二考”和“三考”,“二考”又叫场地内考试,分桩考和路考,按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今天就说倒桩。
我一直以为倒桩是件极其痛苦的事。会倒桩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能把车打着,并且知道打着的车不用再点火;二是要让车动起来。先说第一条。虽说家里两年前就买了车,我也坐了两年,但一直谨遵儿童坐后排座最安全的教诲,两年间只看见车的方向盘下面有个眼,眼上有把钥匙,所以知道钥匙应该捅到那眼里去,至于是不是往外转一下是开,往里转两下是锁就不得而知了。刚上车时也不知道离合是啥,车打着了就灭,灭了再打,扛着教练严父慈母般的关怀,车终于着了并能够持续一段时间,接着也算是一逮一逮地窜了几步,按理说,应该有溢于言表的喜悦,但那时我却只在想,这么个开法,跟碰碰车一样,磕死自己是活该,磕坏了教练可咋办。
由于学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至于学成后能不能真正倒得进车、移得了库,到目前为止还没听哪个同学或教练对此有所顾虑,还美其名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以倒桩流行速成法,就是在车上的某几个部位用不干胶贴上记号,在场子里的关键点竖块砖,然后对准点打方向盘。打方向也有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的口诀,既似银行密码的“一二一二二一”又似范晓暄那“左几圈右几圈”的歌。要不说应试教育害死人,这种办法培养出来的典型就是我妈,开车去家乐福,在停车场停得进去出不来,因为停的时候可以找连续三个以上的空车位进,出来的时候周围难免都停上了车。被动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做不断努力状,直到旁边有人看不下去伸出援手;主动的办法是就近找一位肚子比较圆的中年男子(高手都这模样)指划指划。作为一个内心深处对车一点都不热爱的我,别人学一天,我要练两天,幸亏一起上车的学长中途出去旅游了一圈,我们的进度才算是平齐了,一起过了关。
练桩的另一个重要收获——小名儿又叫后遗症的,就是一上车先找点,见了竿就想撞,自家的车上没有点就觉得少点什么。也难怪,刘翔起跑前还要摸摸鞋上的搭扣呢。
桩考是武攻的第一关,只有过了才可能继续向前,但它还有另一个重要性就是,只要桩考过了,即便下面“压饼子”和过单边桥等高难度的场地路考没通过,“二考”再补考也就不用交补考费。比如我们车队有个老大爷两年前进了驾校,桩考倒是早过了,但直到我出徒时还在二考,据说已经考了八回,每天练车必到,是队中的传奇人物之一。凡是没通过场地路考的,教练就指指老大爷说,你怕什么,有他在前面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