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孕期不能犯的八件傻事

(2011-04-28 00:33:11)
标签:

2011

博客

孕期作息

习惯

恶习

语新

三岁一个月

育儿

分类: 【孕产记录】

结了婚,怀了孕,生了孩子,从此,总是在别人面前称呼自己是过来人。

 

前两天得知表妹怀孕了,自己不停地提醒她这个那个,后来觉得自己的建议还不错,索性整理一下思绪写到博客里吧。

 

第一:不能穿高跟鞋

 

妹妹是上班族,为了保持自己的形象,现在怀孕两个月了还穿着高跟鞋呢,我得知后立刻制止,高跟鞋绝对不能穿。俗话说的好,一失足成千古恨。摔倒是穿高跟鞋的危险之一。

 

在怀孕期间,体态生理上的改变,身体会变的笨拙,行走不便。而高跟鞋的鞋跟一般均超过4厘米,使孕妇身体重心抬高,这样,就容易跌跤,导致足踝扭伤或流产、早产。

 

对于中、晚期的孕妇,还可能造成腹腔前后径距离缩短,使骨盆的倾斜度加大,人为地诱发胎儿的头位难产。同时腹部受到的压力会上升,使血管受到更大的压力,从而整个血液循环受到限制,影响胎儿的供血,而使胎儿的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影响发育。

 

第二:不要熬夜

 

我怀孕的时候生活作息很准时,一般晚上九点就在床上了,给胎儿宝宝讲半个小时的故事,然后就睡觉了。

 

直到语新出生后,我才明白在孕期期间良好的作息时间是那么的重要,孕期的作息影响孩子出生后的作息习惯。

 

经常性熬夜会影响孕妇本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不利于胎儿的成长。另外,怀孕期间子宫愈来愈大,逐渐会压迫下腔静脉,使下半身静脉回流不佳,容易造成下肢及会阴部之静脉曲张 与痔疮。经常性的熬夜、减少平躺(最好左侧卧)的睡眠时间。

 

第三:不要洗热水澡和坐浴

 

曾经看到一本书,书中说一个孕妈咪不敢洗热水澡,怕烫着胎儿。

 

那时我还在想,洗热水澡怎么能烫着胎儿呢,这不还隔着肚皮吗。

 

再后来了解到,高热可造成胎儿神经细胞死亡,使脑神经细胞数目减少,而脑神经细胞死亡后是不能再生的,会影响智力和其他脑机能,使孩子智力低下,反应力差。

 

为了不交叉感染,孕期间不要坐浴,这是非常重要的。其实平时我也不喜欢坐浴,总感觉屁股坐在洗脚水里不太干净。

 

第四:不要大量补钙

 

前两天妈妈告诉我,她同事的一个孩子刚出生,检查到脑子有点问题,后来医生说是孕期补钙太多的原因。

 

虽然孕期需要补钙,但一定要适量,并不是越多越好。

 

一个妇产科医生告诉我,孕后期补钙太多的话,不利于宝宝顺产。

 

第五:睡觉不要关闭窗户

 

人入睡后,如果门窗紧闭,不用3小时,室内的二氧化碳就会增加3倍以上,细菌、尘埃等有害物质也会成倍增长。

 

睡觉时应留些窗缝,以便让室外新鲜空气不断流入,室内二氧化碳及时排出。

 

不仅孕期我会把窗户留缝,有了语新后直到现在睡觉窗户都是留点缝隙的。

 

第六:不要染发,烫发

 

不仅孕期不要染发烫发,应该在备孕前三个月都不应该染发烫发。

 

另外,孕期间最好不要用发胶一类的美发产品,因为这些产品中的化学成分会阻碍胎儿的骨骼发育,甚至导致胎儿发育的畸形。

 

其实,我在母乳期间都没有染发,我总担心孩子会通过母乳中毒。

 

第七:不要吃嫩火锅

 

很多专家建议在孕期间不要吃火锅,更不能吃嫩火锅。

 

火锅在加热时不能杀死寄生在肉片内的细菌,这种细菌会通过血液传给胎儿,严重者可发生流产、死胎,或影响胎儿脑的发育而发生小头、大头(脑积水)或无脑儿等畸形。

 

我在孕初期吃过一次火锅,那是因为当时一下子想到火锅的辣味了,特别馋,所以不吃不行,老公带我去吃了,还不错,吃了很多,谁知回家后刚下车全部吐出来了,当时一直说很可惜了,后来才庆幸都吐出来了。

 

第八:不要戴隐形眼镜

 

我的眼睛不近视,也不戴眼镜,更不会待隐形,这是我在书上看到的。

 

孕妇角膜的含水量比常人高,若戴隐形眼镜,容易因为缺氧导致角膜水肿,从而引发角膜发炎、溃疡,甚至最终导致失明。同时,孕妇的角膜曲度也会随着怀孕周期及个人体质而改变,使近视的度数增加或减少。如果勉强戴隐形眼镜,容易因为不适而造成眼球新生血管明显损伤,甚至导致角膜上皮剥落。另外,一旦隐形眼镜不洁,极易滋生细菌,造成角膜发炎、溃疡,甚至失明。--摘自资料

 

其实孕期需要注意的事项太多了,饮食,行为,习惯,等等,都需要我们去注意,毕竟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所以孕期不能做的事一定不要去做,否则后悔莫及。

 

祝各位孕妈咪好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