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教课堂:让孩子学做医生

(2010-03-23 21:02:06)
标签:

2010

博客

成长

情感

牵挂

亲子

语新

一岁十一个月

育儿

分类: 【早期教育】

语新从小到大,是一位非常勇敢的小姑娘,三个月去医院查体时,还对医生笑,打防疫针的时候也没有哭,后来我们把经过告诉了爷爷,爷爷对语新说:“你对医生笑吗?你是没有尝到医生的厉害呀。”

 

就这样一直到一岁以后,语新开始对医生产生了恐惧,在她的印象里医生就是打针的,打针的时候很疼。记得去年夏天语新生病了去医院,看到医生就哭了,那时候她已经有记忆了,虽然妈妈用尽很多方法,但还是无法彻底消除语新对医生的恐惧。

 

早教课堂:让孩子学做医生

语新马上两周岁了,又要面临一次查体和疫苗。为了让语新更好的配合医生,我们在家开展了,<小小诊所游戏>,首先让语新装作生病的样子,语新会说:“妈妈,妈妈。”我会重复语新的话说:“妈妈,妈妈,语新生病了好难受,快点量一量体温吧。”然后语新很配合妈妈,拇指和食指一起捏住(手里什么都没有,只是自己的想象。)然后放在腋下。过了一会我说:“哦,原来语新生病了,让医生打一针就可以了。”这个时候我抱起语新轻轻的摸了摸她的屁股,语新非常开心。

 

我们把爷爷的听诊器拿来,语新自己把听诊器挂在脖子上,我说:“语新,妈妈生病了好难受,赶快给妈妈听听吧。”这个时候语新把听诊器放在我的胸口,我说:“语新赶快给妈妈打针吧。”语新学着妈妈的样子用手指了一下我的屁股。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生病去医院,即使计划免疫打防疫针,也要和医生接触,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许多孩子还没进医院的门已经大哭大闹了,也有的孩子一听说要去医院就极度反抗,死活不肯去。孩子害怕去医院,一般都是因为在生病时、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有痛苦的经历。孩子将这些不愉快的经历与医院、大夫、护士联系在了一起,因此产生了抵触情绪。

 

一般来说,孩子长到两岁左右,不能理解生病是什么,为什么要接受治疗。所以,当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说“再不听话就让医生给你打针!”把到医院去打针作为一种恐吓,让孩子以为是由于自己做错了事才要去医院看病,觉得去医院是一种惩罚时,就更加重了孩子的误解,进而加重对医院的恐惧心理。

 

为了让孩子更好的配合医生,我们在家里要先给孩子打“防疫针”,和孩子一起玩“医生和护士”的游戏。我们可以让孩子做医生,让孩子给布娃娃看病,从而减轻孩子对医生产生的恐惧心理。

 

这个游戏我们每天都要玩一次,有时候我不在家,会在电话里和语新做这个游戏,我只要说:“语新,妈妈生病了好难受,赶快给妈妈量量体温吧。”语新在电话那端就会拇指和食指捏在一起,然后放在腋下。

 

一般两岁的孩子可以听懂父母的话,进行适当的鼓励可以让宝宝变的更勇敢,平时进行一些小游戏,可以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

 

早教课堂:让孩子学做医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