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婆媳关系也有“三年之痒”?

(2009-11-27 01:02:08)
标签:

2009

博客

博文

父母

情感

婆媳

语新

一岁

七个月

亲子

育儿

分类: 【婚姻家庭】

将近一个周了,我心里一直窝着一团怒火,我从来不知道自己竟然是这么小气,因为如此小的事情而让自己苦恼这么久。

 

不论和谁聊家常,即使和婆婆一起聊,我也一直说:“婆婆和妈妈是不一样的,儿媳和女儿也是不一样的”。有人说我的说法不对,说我的心态没有放正,没有把婆婆放在妈妈的位置上去理解。可是话又说过来,婆婆把儿媳的位置放正了吗?婆婆把儿媳当做女儿去疼了吗?

 

婆媳关系也有“三年之痒”?

上周婆婆和孩子的姑姑去超市购物,经不住邀请我抱着语新一起坐上了车,在超市我看到特价的袜子1.5元/双,随口说出要买两双,孩子的姑姑说她也要两双,因为我抱着语新不方便挑选,孩子的姑姑主动承担了挑选袜子的任务,最后选中了六双。

 

在超市门口付款时,我和语新在收银台外面等待婆婆,收银员说一共:“八十…….元”。具体多少我记不清了,只是清楚的听见婆婆说:“买了这点东西就八十多啊?是不是算错了?”我边照顾语新边接婆婆的话:“等会看看小票就可以了”。婆婆一只手提着袋子,一只手拿着小票说:“是不是袜子贵啊”?我当时就觉得这句话怎么听着这么不对劲啊,我抱着孩子身体靠近婆婆,我看见她手里的小票,我说:“护发素一瓶20元,你买了两瓶,你给语新姑姑买了一床电热毯19元,你现在算算一共多少了啊”?

 

看起来多么小的一件事情啊,几乎会发生在每个家庭里,可我就因为婆婆的一句话,却生了很久很久的气。是不是我太小气了,还是我误解了婆婆的话?

 

我确实伤心了,准确的说仅仅那么一句话,触动了我最深处的灵魂。

 

我不可理解的是,为什么婆婆会觉得是因为买1.5元一双的袜子而产生的这八十多元呢?而在我提议要买袜子的时候婆婆也是在旁边的,您清楚的知道这袜子的价格,最终选择袜子的权利又落在了您女儿的手里。为什么会怀疑是这几双特价的袜子造成这八十几元的支出呢?

 

更让我费解的是,以我们现在的家庭经济条件,去超市购物支出八十几元应该不至于这么大惊小怪,这八十几元的支出对比我们平时的花销绝对是九牛一毛。为什么在您认为超市是不是算错了之后又改口说‘是不是袜子贵啊’?

 

在整个购物的过程中,购买特价袜子是我主动提出来的,确实是我想买的,因为我两年没有换新袜子了,这话听起来有点可怜,不过这是真的,因为从怀孕到现在我几乎每天都在家里穿着拖鞋,对袜子没有很讲究。

 

我不知道婆婆在付款后为什么对我说出这么一句话,虽然我当场帮她分析了这八十几元是怎么产生的,但我心里一直闷闷不乐。我一直想问:您为什么不说是您买的护发素太贵了呢?为什么不说您给您的女儿买的电热毯太贵了呢?

 

就在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您这句话的时候,您在第二天去商店又买了来一件新棉袄。当然我并不是指责您买新衣服,让我弄不明白的是,您究竟会什么要说出:是不是袜子贵?这句话呢?

 

如果您处于节省,感觉去超市购物花费了八十几元,非常心疼,脱口说出:是不是袜子贵?我可以理解。但您第二天自己去商店买了一件新棉袄,该怎么解释呢?您不觉得贵吗?(我不知道价格是多少)

 

您为什么会对我买两双1.5元一双的特价袜子这么斤斤计较呢?

 

这几天以来,我一直在想是不是我想多了,是不是我钻牛角尖了,是不是我误会婆婆了?可是我想了这么久,我还是无法理解并接受婆婆的这句话。

 

曾看过一篇博文说:如果想和婆婆相处好,最好不要干涉她的财政大权,因为她努力了一辈子,她不可能把财政大权交给刚刚进门的儿媳妇手里。

 

我们家的情况和这篇博文中说的一样,婆婆一直掌管我们家的财政大权,不论是公公还是老公需要资金的时候都是要经过婆婆的,我也是一样的,但最后一步却是不同的,我出门办事,不论是公事还是私事,花剩下的钱我都要再交给婆婆的,这一点是和公公、老公最大的不同。

 

公公经常给我开玩笑说:“如果在旧社会,你就是咱们的家大少奶奶”。

 

其实我一直在回避公公的这句话,尽管公公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但我不想去接受这句话,我也不想就这句话来解释什么 ,我每次都是低着头微微一笑。

 

有一次,我替语新姑姑代收了一份化妆品钱,需要找给别人五元钱,当时您在财务室给职工发工资,我说:“妈妈,你有五元钱吗”?而您却冷冷的说:“你要五元钱干什么”?瞬间所有在场的职工都看着我,我忘记自己怎么从您手里接过这五元钱的,给我的感觉是我没有支配五元钱的权利,听您的口气就像在质问一个幼儿园的学生。

 

三年了,我始终把您当做自己的母亲去看待,就在我改口给您叫“妈妈”的瞬间,您注定了就是我这辈子需要去尊重尊敬的人。

 

三年了,我多么希望您能在我例假的那几天也为我煮上一锅小米粥;

 

三年了,我多么希望自己在例假前后的一周不用刷碗啊。

 

三年了,我多么希望您也为我做上一道我喜欢吃的饭菜。

 

三年了,我知道您为您女儿所做的不可能在我身上实现,毕竟我是儿媳,儿媳和女儿最大的不同就是女儿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自己的肉自己会疼。

 

一个屋檐底下生活久了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换成是我母亲说:是不是袜子贵啊?我当时该怎么说呢?我会不会因为这句话而一直伤心呢?

 

我应该学会换位思考,应该学会理解,应该学会......

 

或许这就是婆媳之间特有的敏感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