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鹏程散文诗集《旧年的雪》
(2018-07-20 08:10:48)
标签:
周鹏程文学 |
分类: 评论 |
近日喜闻我区青年诗人、作家周鹏程,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据我所知,他是我区近几年来难得的、唯一 一个被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细读周鹏程最新作品集《旧年的雪》一书之后,方知道收入本书中的95篇(组)作品,与时下出书不讲门坎的出书热情况,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是,能收入本书的每一篇(组)都注明了,如《四川文学》《星星·散文诗》《散文诗》《诗选刊》《延河》等文学名刊,或各地公开发行的日报、晚报等文学副刊,并且特别在篇尾一一注名了发表时间,以备读者查证,朗然不欺。这一看似微小的区别,一下拉开了时下书与书之间的档次,更显“黄钟”与“瓦釜”的差别,由此可见,年轻的诗人作家对自己声誉的倍加爱护和文学作品的严肃实在,以及作为他求得质量的圭臬,此举非常值得称道。
尚散发着书香的《旧年的雪》一书,收入了青年诗人作家2015年至2017年,这三年间公开的发表在纸媒上的散文诗和部分诗歌,全书共分为:山水行吟、人生散曲、旧年的雪和灯下漫笔四辑,它基本上代表了周鹏程这个时期散文诗和诗歌的主要成就,展现了他文学创作水平的一定高度。在这些充满激情和乡恋的散文诗作品中,可以说妙句频出,不乏佳构。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周鹏程的散文诗,不是那种仅凭一时的触景生情,或偶发灵感,或言之无物,或似是而非,或故作高深,却自有他特别引人入胜的故乡和亲情这两大感悟,作为厚实的基础,内心中有现实与旧情的碰撞,从现实与历史的夹缝中,去寻求灵魂的慰籍。我非常看好他这类作品中,不经意间的穿越性和腾挪出来的时空,给人以饱满的情愫。
辟如以辑名为书名的“旧年的雪”一辑中一篇篇,朴实、真挚、深厚、滚烫,却又信手而来的一景一物,联系到写亲情写乡恋的作品,最是能打动我心扉的篇什。
——身在它乡,眷恋故乡;溶入新情,难忘亲情:“那长满青苔的老井旁,是谁的裙摆的一角被草丛的露水湿润,她的秀发多像她身边的垂柳!那光滑的石板路上,是谁的水桶在碰来碰去,他健步如飞多像清晨的风铃!
那秀发如柳的女子,是我经年白发斑斓的姐姐;那欢歌如语的汲水青年,是我历经沧桑的哥哥!”(《想起一口水井》)这种借思绪的流动回忆,自由跨越了时空,还有诸如《故乡的墓碑》、《老家的老屋还要老多久》、《老屋的水泥路》、《老照片》都是站在现实里,让时光倒流的好篇章。
——平实中饱含着真情,对故乡的热望,离别再久,从没在心里淡忘的曾经在《瓦屋山下》、《麻石》、《1980年的麻石》、《雪地里》烙下的童年时代,在生命中的意义,虽然不得不《向村庄挥手》时:“我虔诚地位你点一支香烟,如同儿时点燃爷爷的旱烟,这是你流浪的孩子为你点燃长明灯盏!……我虔诚地为你倒一杯酒,如同儿时斟满父亲的酒盅,这是你流浪的孩子为你许下的最美祝福!”平平实实如来自生活日常的一个动作行为,都浸盈着深切的情怀。这不,诗人就要暂时离开家乡,暂时离开许诺的那个人,是这样在《欠条》中写下无字的乡愁,永远留下遗憾的:“我欠母亲一块墓碑,她在屋后的泥土堆里等了十年,望不见村外的灯红酒绿,盼不回复活的炊烟。清明的两滴泪也被时间偷走。我欠母亲一张毕业证书。”这欠的可不是一块墓碑和一张毕业证,承诺下的是对土地上的生命之根和心灵深处的回归。
玩弄文字谜宫,最多不过是卖弄写作的技巧,这对于一些无生活根底的人来说,不过就是在写作临时上抓住的一根稻草而已。特别是在面对朴实的真情抒发时,则显得可有可无地无足轻重,从周鹏程的《旧年的雪》一书里,便用一系列作品诠释了这一点,更用心灵里朴实的乡情,丰富了文学创作中的深刻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