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从叶真的“懂爱”看巴东土家文化的包容

标签:
电影评论 |
分类: 评论 |
无可否认,正在热播的电影《漂洋过海来爱你》是一部具有浓郁地域色彩的爱情故事片。但是这个爱情故事与众不同,它超越了观众的想象,再一次把人们带进了一场关于爱情真诚问题的大思考。
跨国恋、任性爱是电影给人的第一印象。仔细看下去,会有更多的意外和感动发生。故事开始于一个过于单纯的日本少女画家纯子在鄂西神农溪写生巧遇了正在结婚的新郎谭大志,一见倾情。女主人公纯子也看见了“哭嫁”的新娘,并称之为叶真姐姐。从此这个少女便开始了她与她模特纤夫谭大志的畸形初恋。
在叶真身上,可以看见一个女人的真爱和包容。
纯子天真地爱上了刚刚结婚的有家之夫谭大志,她并没有顾及谭大志老婆叶真的感受,她还要当面把爱大声说出来!而这时的叶真除了本能地对婚姻保卫,并没有对她的“情敌”大开杀戒。
当叶真因为单纯的纯子给谭大志照相、摸头以及频繁的接触,而与丈夫争执,在土家文化里,男人的头,女人的腰不能随便摸。于是叶真使性躲到船后,她听见了丈夫和纯子的对话:叶真并没有做错什么,她只是一个新嫁娘,我大志再穷也不能卖自己的媳妇去盖房子,并喊她“滚”。纯子哭着走了,这时叶真从船后跑出来指责她丈夫说话太直,伤害了纯子。看!多么善良的土家姑娘!
叶真看到纯子天天纠缠自己老公心里不愉快,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最后当纯子的爸爸拿钱给他们的时候,叶真并没有收钱。其实他们需要钱去盖房子。而且叶真还说纯子在这里没有吃好,也没有玩好。就在最后纯子要求和她的老公谭大志单独相处24小时的时候,叶真选择了回避,计划回娘家暂住一夜,可是他毕竟爱他的丈夫,半夜她又急匆匆地回到岸边的木屋,她没有上楼,只是一个人坐在楼下与黑夜为伴,展示出了一个土家女孩对日本人的包容和作为妻子的善解人意。其实那一夜,谭大志和纯子并没有发生肌肤之亲。只不过是一个画家连夜画自己的模特而已。
这就是土家姑娘!
爱,必须要懂!叶真与谭大志是结发夫妻,丈夫憨厚,彼此有着真爱。所以对于一个浪漫单纯日本少女的纠缠,他们只是出于尊重、出于大义的爱、出于真诚的爱,他们婚姻的大厦丝毫没有动摇。
要看懂这部影片,必须了解鄂西神农溪的风土人情。那里不仅有壮美的山河,风光旖旎,景色迷人,而且民风纯朴。土家人热情好客。有自己的名族文化。譬如:哭嫁。哭嫁歌是土家姑娘出嫁时所唱,主要抒发离父母、别亲人的依恋之情。到出嫁前一晚,哭嫁达到高潮,女方要选十名姑娘一起哭,称《陪十姊妹》。日本的纯子不懂当地的风土人情。误会叶真不愿意嫁给谭大志,以为自己还有机会,让人啼笑皆非。
又譬如:撒尔嗬。撒尔嗬,又名打丧鼓,是土家人的祭祀歌舞,在鄂西民间有着极其久远的历史。周围的人坐着小船都围过来大家一起跳舞。撒尔嗬是土家人对生命价值的肯定,是维系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是土家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它表达了土家人的生死观和宇宙观,保留了渔猎时代和农耕文明的生活画面,积淀了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遗存,因此,它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神农溪在哪里?中国湖北恩施巴东县。
雄奇秀险的山光水色、瑰丽多姿的民族风情赢得海内外游人的青睐。独具特色的“豌豆角”扁舟漂流,更被誉为“神州第一漂”。船工号子,纤夫拉纤又是三峡地区保存最完好的“纤夫文化”的活化石。
摆手舞是土家族祭祀祖先与庆新年、祈丰收的集体活动。它源于土家族先民的巴渝舞。土家族的摆手舞至今保留着古代巴渝舞的征战、歌号、鼓乐和引牵连手等方面的特色。这种摆手,体现了土家族奔放热烈的情感,众志成城的精神。
这些,都是博大精深的土家风俗文化。了解这些背景资料,自然就喜欢这部影片,自然就喜欢影片里的故事地。
影片最后,就在神农溪的鹅卵石岸边,谭大志等人发现了纯子的骨灰盒,这是纯子她父亲亲手埋下去的。至此,谭大志、叶真以及所有的船工才知道纯子从小就得了不治之症,在她父亲的爱护下才活了18年!多么可爱、多么可惜的“情敌”!
此情此景,催人泪下。叶真在悲伤中第一个跳起了撒尔嗬,接着在场人都跳起来了,巨大的游船上所有人都下来了,船工、当地老百姓自发参与了进来。火光照亮神农溪,悲歌响彻神农溪,那呼魂唤鬼的撒尔嗬难道不是伟大的土家儿女对一个异国纯情少女的告慰?
我们都应该感谢叶真。
周鹏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