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巴中“巴食巴适”品牌再次重装亮相渝洽会

(2015-06-02 14:46:42)
标签:

巴中

主动融入重庆

分类: 通讯

四川巴中“巴食巴适”品牌再次重装亮相渝洽会
     

   (原载《重庆日报》2015年5月30日第八版、《重庆商报》2015年5月29日第B20版    周鹏程 )


 

                         山中水中  入画巴中  

            四川巴中“巴食巴适”品牌再次重装亮相渝洽会

  

     继去年,在今年的第十届渝洽会上四川巴中再次隆重推出综合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食巴适”产品组团出击,成为展会上的一道亮丽风景    

  

     环境:天然“绿肺”  孕育天然精灵

 

     巴中,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辖巴州区、恩阳区、南江县、通江县和平昌县,幅员面积1.2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00万。

    是“中国银耳之乡”、“中国富硒茶之乡”、“中国南江黄羊之乡”、“中国金银花之乡”、“中国核桃之乡”。全市有68个农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所有县(区)都被认定为无公害化产地,已有中国驰名商标两个,中国名牌1个,四川著名商标8个,四川名牌8个,通江银耳、米仓山核桃、罗村茶、空山马铃薯、翡翠米、川明参、巴山土鸡、巴山土猪、南江黄羊等23个产品获得地理标志认证。

     巴中境内无高污染工业,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是中国乃至亚洲尚存不多的天然生态“绿肺”, 是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长江中上游重点水源涵养区自“巴食巴适”品牌注册成功以来,相继在“西博会”、“农交会”“渝洽会”设立官方展台,并召开品牌发布会和品鉴会,全方位推出“巴食巴适”品牌。

 

突围:强势抱团出击   合力冲出山门

   

    在“巴食巴适”品牌的建设上,巴中着力构建由政府主导、企业主体、行业协会指导的大格局。“巴食巴适”品牌重点培育椴木耳菇、高山茶叶、食饮巴药、生态畜禽、优质粮油、特色果蔬、巴河水产、风味食品八大类产品。

    2014年,四川省政府组织开展“惠民购物全川行动”、“川货全国行”、“万企出国门”市场拓展“三大活动”。“必须要紧紧抓住这个机遇!”巴中市政府为此专门出台关于开展“三大活动”的实施方案。搭此快车,巴中的农产品企业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巴食巴适”冲出山门,走向世界。

 

   成效:外销市场拓宽  区域合作加深

 

“我们不再是单打独斗,川茶的名号越来越响亮。”2014年的“川货全国行”上海站,通江罗村茶业与四川茶商组团参展,带去的20箱茶叶销售一空;在西安的推介会上,拿到1200万元的订单,比预计的超了一倍。

目前,“巴食巴适”专卖店已成功登陆成都、重庆、北京、上海、西安、郑州、广州等城市,备受消费者青睐。巴中市几家快递公司统计,他们快递出去的物品中,“巴食巴适”系列产品已占半。目前,巴中的特色农产品企业已在京沪广等6大中心城市新建专卖店32家,国内一些大型经销商也与企业签订了商品采购协议。同时,与部分城市、行业协会、知名企业搭建了沟通渠道,使“巴食巴适”品牌产品有望纳入“南菜北调”采购链中。

     在上述活动中,巴中市参与企业累计达到1400多家(次),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签订商品采购协议98个,合同金额5.2亿元(其中“巴食巴适”采购协议达64个、金额为3.7亿元),签订招商引资项目7个、总投资为18亿元。

    

     未来:建立长效机制  深化品牌战略

 

    品牌的打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巴中确定了五大体系支撑“巴食巴适”区域品牌建设!

    一是按照“积极培育、严格准入、质量管控、动态进退”的要求和“巴食巴适”八大类主导产品分类质量技术标准,严格准入制度和违规必退的动态管理制度。严把“巴食巴适”品牌的进入门槛。

    二是“巴食巴适”农产品质量安全皆可以追溯,生产有记录、原料能溯源、流通可追踪、信息好查询,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安全。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富硒”、质量可靠、安全可控的“巴食巴适”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支持“巴食巴适”授权许可企业积极建设“巴食巴适”主导产品生产基地。

四是畅通入市主渠道,强力支持“巴食巴适”产品进入超市、商场、专业市场

五是建立以资金整合使用为重点的财政投入机制,整合农业、扶贫、科技、发改、工业、商务等领域涉农项目资金,积极引领和撬动社会资本投入。 巴中市今后将继续实施商旅结合、农商结合、农工结合、商文结合,推进“巴食巴适”品牌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建设,争取使2至3个特色产品成功申报国家或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 周鹏程   图片由巴中市巴食巴适产销协会提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