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重庆:来自渝宜高速公路建设的报道之三:中隧一处
(2010-09-27 12:02:36)
标签:
畅通重庆2000公里 |
分类: 新闻 |
先锋者的姿态
——记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渝宜高速巫奉A19标项目部
(原载《重庆日报》2010年9月27日第14版)
摩天岭隧道是渝宜髙速巫奉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也是实现重庆“二环八射”的重点工程之一。因为复杂的地质,摩天岭隧道被专家们喻为“地质迷宫”。中铁隧道一处有限公司承建的巫奉A19标项目主要工程正是摩天岭隧道的左右出口段及一条通风斜井,其中左线长3528米,右线长3608米,斜井斜长817.76米。
在承建摩天岭隧道的过程中,除瓦斯气体外,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遇到了其他所有的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实现了巫奉线全线第一家进场、第一家响起开山炮、第一家通过验收……
“他们在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得相当到位。”业主单位重庆高速集团渝东分公司对巫奉A19项目部这样评价。
高效管理实现精品工程
“做最难的,交最好的。”为了保证“最好”,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推行的是全面质量管理,经理部成立了项目、分队、班组三级质量管理网,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体系要求运作。坚持质量安全“会诊”制度,每周召开工地现场例会,随时掌握现场质量情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
检测工作是施工的第一步,巫奉A19标项目部对此尤为重视。他们要求工地试验室对进场的各种原材料严格复检,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工区测量班则严格做好隧洞监控测量,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同时,项目部进一步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从隧道正洞到斜井,每一单项工程都在工序上严格把关,经现场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并报驻地监理批准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尤其在隧道施工中,严格技术交底,控制超欠挖。钻爆作业严格按照爆破设计进行钻眼、装药、接线和引爆。严格控制开挖轮廓的精确度,从根本上防止了砼衬砌脱空和不密实现象的产生,保证了工程质量。
环保施工展现强者风范
“不能因为修路,而破坏巫山美丽的环境。”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牢记着国家专业队的责任,进场伊始,就把环保、水保放在重要位置。
他们建立了与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并行的环境保护保证体系,配备相应的环保水保设施和技术力量,与当地政府和环保水保部门联合协作,全面控制施工带来的污水排放及空气、粉尘及噪音污染,严格控制水土流失,确保达到国家环保水保标准。
在管理体系上,他们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水保领导小组,所有施工队伍和业务部门负责人分片分段对环保水保工作进行具体落实。
在配套设施和技术上,他们在洞口生活区设置了污水处理系统和专用机械维修车间,禁止机械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油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隧道开挖中,遇到涌水,尽量采用注浆堵水的手段,确保地表水源的不流失;对于隧道弃碴采用“先挡后弃”的措施,并设环形截水沟,保证排水畅通。工程竣工后,施工队还对碴场进行了填土绿化还耕……真正做到了全程环保。
中铁隧道一处有限公司的环保施工展现出这支队伍的责任和担当,他们也得到了当地环保部门好评:“他们在环境保护上起到了表率作用。”
标兵风采
除去“地质迷宫”带来的施工困难,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巫奉A19标还克服了旱灾、洪水和高温等自然难题。2009年11月,摩天岭隧道主体工程完工,为“畅通重庆”划下了重重的一笔。这是他们用汗水浇灌出的成绩,也是他们用坚韧意志书写出的辉煌。
项目常务副经理刘伟帮与大山为伴度过了他在工地上的第5个春节;生产经理罗先刚被公认为工地上的“最忙人”……
工程队的126名突击队员也是一把把尖刀。在2006年的大旱中,隧道掌子面气温高达42℃,又热又潮,脱下的衣服一拧便会有一小股水从指缝间流下。这样的环境下,班长何勇在挖拱脚时,由于空间狭窄,根本使不上工具,何勇就用双手一点一点往外抠,这一干就是数小时;领工员刘立彬在掌子面施钻眼期间高烧39度,大家劝他回去休息,他放心不下,坚持不走,队长只好请来医生到现场来为他打退烧针。
在酷热煎熬的两个多月里,工程队凭借顽强的毅力高质量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任务,隧道单月独头掘进仍保持在百米以上的好成绩,在全线占据着领头雁的位置。这些人,这支队伍,共同创造了摩天岭隧道施工的先锋姿态,展现了国家专业队的强者风范。
畅通重庆:来自渝宜高速公路建设的报道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