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r.photo.store.qq.com/psb?/22ec8a89-778c-4135-971a-b78503b3e80b/JAwYizW*UKyC8ija7xljv0Np0DTNJYqcSkUVWEEL4CI!/o/dAMBAAAAAAAA&ek=1&kp=1&pt=0&bo=VQOAAkAGsAQFAAU!&su=1137300321&sce=0-12-12&rf=2-9
国庆期间,我又来到广福寺。这是第八次来了。二00八年秋第一次来时,整个山岙仅二幢大殿和刚刚建成的综合楼。满眼是杮子树、山楂树,及漫山遍野的杂卉荆棘。后来一年一个样,年年都有变化。二0一三年寺院已初具规模。二0一四年大和尚升座,我们一行二三十人包车前来参加盛会,被那庄严神圣的气氛及恢宏的场面感动得一塌糊涂,又因住的是宾馆,专车直达会场,未能随意地四处参拜观摩,故而整个寺院的风貌只是依稀模糊地留在脑子里。去年因故未来。心里一直耿耿于怀,今日才得满愿。
2号晚十点半到时,寺院已熄灯,四周静悄悄的。有师兄领我进楼休息。在一片啾啾虫鸣声中,很快入眠。
翌日一早被群鸟的欢叫声催醒。发现我住处叫聚贤楼,介于综合楼与三贤院之间的三层住宅楼,是以前未曾见的。七点许,见大和尚送定智法师上车,即迎上前去,他乡遇同乡,意外惊喜,只可惜未赶上听法师的课。
趁着诵经时间尚早,拟从外到内领略一下广福寺的风貌,我便沿环山公路逛去。只见停车场很开阔,占地几百平米,分上下二块。回眺广福寺,劈山山麓茂密的树林中,掩映着一大丛林!只见殿宇宏伟,鳞次节比,依势而上,煞是壮观。
见路旁一石头上写广福寺三字,一石门,上有明哲长老题“广福寺参道”,便进门顺台阶而下。沿着六七米宽的甬道前行,路是不规则的石块筑成,两旁是茂密的树林。几十米外,一座青石牌坊赫然伫立,雕龙纹饰,设计不俗。上书“齐鲁佛国”,正面对联是“弥水可补昏波
同登彼岸,劈山再掘生路 共拔迷途”。青州有弥河?巧!再往内,甬道两旁的景观,或水池或草坪或花坛,顺势自然点缀,不假修饰。一片疏林,旁立一石碑,上镌“宝处在近”,取之《妙法莲华经》中的典故。
前方就是山门了,青砖碧瓦,城楼式建筑,中间对称是广福寺寺标,两边正面写“岩势胜境、九州福地”,背面书“衡台传灯,般若圆宗”明示这里是弘扬天台宗的正法道场,传承的是南岳慧思大师与天台智者大师的法脉。再行百余米,一堵阔大的照壁迎面而来,正书“北魏古刹”古朴庄严,背刻“即是灵山”大气恢宏。尊师的手笔果然不同凡响!再进去是一栋仿古建筑,大约是二道山门吧,上挂“岩势道场”匾额,允观大和尚的书法朴中藏巧,别具一格。门楹是一联“云藏莲华峰自然自在,山现舍利塔如见如来”,直赞叹撰联人的水平!
放生池约一亩见方,是新挖出的人工湖。对面就是天王殿了。再上去分别是普贤殿、大雄宝殿、戒坛,各殿之间是几十级高的石阶相接,两旁各有一木结构古典长廊依势委蛇上行,廊外右边依次是伽蓝殿、地藏殿、应供堂,左边是药王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应供堂上方再有一长廊上延与佛学院连接。三贤殿北边原先一小院的边上今新建了大悲院,院外一大片的空阔地,记忆中这地方原来是山坡,只留一小路通塔林,今辟出这么一大场地来,真可谓匠心独具。
另外岩势讲堂下层,有捨得书院,风雅幽静,是阅览、练字、交流的好去处。流通处布置得精致典雅,物品也不俗。
寺院每一殿堂,乃至每一角落,无不是尊师心机的呈现,难怪师父这次显得老了许多,看着他两鬓隐约可见的白发,我怯怯地问:格局基本完备,应该可以缓缓了,无需再操劳了吧。师曰:哪里!政府又划了三四百亩的土地,将周边的村庄都拆迁,让我建佛学院,现在才180亩,那还得三分之二的建设规划,事情才刚刚开始呢!我无语。
每天上午八点钟集中普贤殿诵法华经。九点钟大和尚在岩势讲堂讲法华经。 师兄们都说我有福报,也是,出来时不知师父有安排的,今忽听师父要讲经,真是喜出望外。从法师品、见宝塔品到提婆达多品,师父讲得欢喜,我们如饮甘露。就是喜欢听师父的课!每一句都是那么精练,干脆利落,没有废话,直指人心。只可惜是他惜法如金,每次总是很“小气”,尽管听者如饥似渴,却难易他的习惯。师父说这样才好,让人知道法的尊贵,每次若能理解消化已经很不错了。我以为然。
就在师父讲法期间,天王殿边的玉兰花开三度,大家激动无比,争相趣观。听说第一次是春天,应季而开,第二次是夏安居时,大和尚讲法华经此玉兰也此起彼落地持续绽放一个月。今日它不顾秋风瑟瑟逆季盛开,真可谓是感应道交,龙天欢喜。录雪初师父的一段文字以纪原委: “法音宣流,人天欢喜。妙法弘宣时总有瑞迹应现。广福讲寺,有这么一株玉兰。在大和尚为四众弟子宣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三度绽放……想必也只有佛法才有如此的魅力吧。常闻莲花,花果同时,用以譬喻妙法,今见此玉兰花果并蒂,或许是小僧年少识薄,或许是法华不思议神力的感应道交吧。这想必是岩势道场历代老和尚的加持;也是传持和弘扬天台教观历代祖师的护佑吧。感此瑞迹,聊以小文以记之。“
法会于七日结束,我也登上归程。在青州-杭州之动车中,回忆几天的所见所闻,感想颇多,略记屑些以诗志之。
劈山九月中,柿红染秋浓。
古刹寂寂百鸟喧,白云悠悠一声钟。
回首当年实堪叹,荊棘杂芜灌木丛。
沧海易桑田,亟亟待兴隆。
法师慈且悲,北赴千里教化众。
呕心沥血君未见,栋栋殿堂平地涌。
巍峨肃穆高广大,高山仰止气如虹。
青州福缘广,甘霖泽齐鲁。
宝处在近离幻域,穷子得宝长者乐。
岩势道场雨法雨,台宗讲席开懞懂。
人天欢喜显瑞相,玉兰逆季二度红。
满目青山唯翳膜,三千性相一念中。
十界互具假即真,因缘所生是真空。
性具善恶为实相,摩尼不拒美与丑。
烦恼何须断,生死涅槃通。
凡圣同居常寂光,心佛众生亦一同。
净土少我不成就,莲华化生见弥陀。
灵山一会俨未散,释迦何曾弃你我。
多宝古塔来证明,分身佛中有吾汝。
无缘慈悲发大愿,八千往返不辞苦。
闍黎悲愿弘妙法,生生世世来娑婆。
吾辈当勤勉,五品共持诵。
雪藏写于丙申年重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