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改写)
(1989年)
深秋的一天傍晚,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背着双手,迈着悠闲的步子,独自流连在坐船停靠的江边。
这时,太阳已经变得像早晨一样血红。这血红的太阳,虽然眼看就要落下去了,但是仍然放射出灿烂的光辉。这灿烂的光辉,斜照着大地,使大地就像涂上了一层胭脂般的油彩。
白居易站在江边,举目西望,只见那风平浪静的江面,一半是绿色,一半是红色。他仔细一看,原来,太阳快接近地平线了,远处的江面被映得像火烧似的,近处的江面却如同·碧玉一般,因而,才有了这样引人注目的奇观。他望望夕阳,又望望江面,不禁脱口吟出了两句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不一会儿,太阳便整个儿落下去了,天色渐渐昏暗起来。此刻,路上已无人行走,鸟儿也收翅归巢了。然而,白居易却丝毫没有返船之意。因为,这迷人的江面,像磁铁一样,把他紧紧地吸引住了。
这天,是农历九月初三。所以,天还没有断黑,月亮就像银弓一样,挂在西边的空中了。江边的小草上,也开始沁出一粒粒露水。这一粒粒露水,在一弯银月的斜照下,犹如一粒粒晶莹的珍珠,在闪闪发亮。
啊,这深秋的夜晚,多么美妙,多么可爱啊!白居易,近观露水,远望弯月,感叹之中,灵感突然飞来,又脱口吟出了两句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于是,他赶快回到船上,拿出文房四宝,在艄公协助下,挥笔写下了四句流传千古的绝诗,并取名《暮江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