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汶川日记(8)--绵虒古镇

(2008-12-31 11:29:31)
标签:

杂谈

分类: 汶川


    昨天回到镇上的时间比较晚,恰好我的相机没电了,早上出去补拍了几张照片,在中学,在铁索桥,在老街处处再次令人感到惊心动魄。
    绵虒真是一个老城,过去是汶川县治所在地,有一段时间汶川干脆就叫做绵虒县,1952年的时候才从绵虒欠到威州去的。绵虒的虒字比较少见,现在只是在几个地名中出现,因为不认识的人太多了,所以有时候人们干脆把绵虒(si)写成绵池(chi),连路牌、学校标牌都这样写(绵虒中学楼顶的校名就是写的绵池中学,结果池字被地震震落下来,叫那块恶石压在底下)。虒字的原意是长了角的老虎,恰好古绵虒县的县城与其他城都不同,不是方方正正的,而是一个有五只角的城,不知道与虒字的原意是否有关。
    绵虒城其实只有一条半街,这半条还是后来为了与江边(城西)的317省道相连而开的,很短。城东靠山,沿山脚是213国道,这次国道边的房子全部被山上落下来的巨石砸烂了,巨石有堵门的,有上房的,也有登堂入室的。其中就包括那块恶石。街的尽头有一座索桥,过去是篾缆相连的,后来又改成了铁索。通向对岸的三官庙村和山上的涂禹山村。顺着公路再往上走有一个小的自然村,这次地震的时候,前后的公路都被塌方掩埋了,小村庄成了一个孤岛,几天后才被救援的人们用专设的吊索把四十几个人一个个救过江来。
    新修的317省道从镇前经过,一座公路桥通往三官庙村。在三官庙大桥上,有村民告诉我们,桥头河滩地上那一滩滩黑色的火烧余烬,就是地震后火化受难学生的地方。仔细看看几乎每一滩灰烬旁边都会有烧过的香和点过的腊烛,可是在有的灰烬中还有残余的疑似骨骼的物体,离得远,没过去细看,也不忍于过去细看。更不忍于拍下这悲残的一幕。
    在213国道旁,我正给一块大石头拍照时,一位妇女叫上我,问是哪里来的,是不是广东的,听说是广东的,马上拉我进去,说我们家全都垮完了,今后怎么生活?然后指给我看,这是客厅,这是卧室,这是养鸡养猪的地方。告诉我,两个孩子现在都到都江堰上学去了,老两口现在养着几头猪,每天要打几背篓猪草,就靠养这几个猪来供孩子们的学费。
    对面的山上有一个半高山村,和坪村,朝向江边的一方有一大片山坡垮塌下来了,看过去有上百米长。我见到从高山上下来的几个和坪村的村民,问了问他们村里的情况。我问他们垮掉多少,他们告诉我有三十多米,地震当时有一个正在锄草的和一个正在摘樱桃的村民随着山坡的垮塌掉下去,埋到泥土中去了。
    绵虒镇原来保留有禹王宫、旧县衙和一小截城墙。禹王宫现在还在,尽管已经很破败。旧县衙则已经荡然无存,原来是这次大地震把它完全震垮,后来为了清除地方做临时安置点,把仅存的一点痕迹也清理得干干净净。可惜了这些历史遗迹!考虑到绵虒镇是个完全的农业镇,又处于旅游线路上,我们还是希望把这些历史遗迹逐渐恢复,把民族风情也恢复起来,将来可以发展休闲旅游,也不失为恢复其生产生活的一条路经。

 

 

213国道,堆满了巨石,前些天才清理出来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204875316.jpg

 

这里还有法拉利跑车?原来是镇派出所唯一的警车被砸得扁扁的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225053811.jpg

 

看看我家的房子!什么时候可以开始重建?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23597048.jpg

 

巨石堵门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231664127.jpg

 

登堂入室本来不是石头的权利,但是地震来了,就不一样了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242978585.jpg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245921083.jpg

 

大过一间房的巨石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251778701.jpg

 

我是说了乐意,但那时在平安时期,现在这个样子怎么可能还乐意呢?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253525335.jpg

 

羌族的房子,其骨架其实与靖县的木房很相像,但是其榫头比较简单,要靠销钉固定,墙则用石块砌,大概是因为此地的木材不如靖县多。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254749109.jpg

 

索桥,黑白的一张是庄学本老先生1933年拍的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304899078.jpg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31099940.jpg

 


索桥通往老街的路已经是大石头的天下,在这样的大石头上蹦来蹦去,几天下来我的耐克鞋底都脱胶了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311245459.jpg

 


老街,黑白的一张是庄学本老先生1933年拍的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312969426.jpg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313732418.jpg

 


我们住处对面就是和坪村垮塌的山坡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323476023.jpg

 


禹王宫,黑白的一张是庄学本老先生1933年拍的,当时照相的还有汶川小学的全体学生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325070497.jpg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33063905.jpg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331585762.jpg

 


禹王宫精美的木雕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332966778.jpg

 


残存的城墙
http://2008.hnzqw.com/UploadFile/2008-8/200882913334026799.jpg

 

此文于2008年08月29日第一次发表在湖南知青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