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2022-08-02 17:53:23)
标签:
教学设计教育 |
分类: 滴滴教学 |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曲。这是一首抒情诗,诗歌意境博大深邃,语言形象凝练,极富感染力,从两个方面来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长江的知识,加深对长江的敬爱之情。
2、理解歌曲内涵,有感情朗读,表现对伟大祖国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有关长江的知识,分析歌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抒发对伟大祖国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播放1983年8月央视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视频,生观看说感受。
2、它的主题曲是胡宏伟写的《长江之歌》,今天我们就随这首歌曲去感受长江的魅力。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请大声地朗读课文,感受一下你读到的长江。
2、请同学试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涤”与水有关,组词“荡涤、涤荡”。
3、再指名同学朗读,说说你读出了什么感受?(雄伟壮观、赞美、依恋……)
(1)课文中有一句话直接表达了我们的这种感受,请你读出来。
(2)出示课件,老师引读:我们赞美长江是因为——我们依恋长江是因为——。
(3)请试着读出你的赞美和依恋。师生合作读课文。
三、品读歌词
1、为什么说长江有无穷的源泉呢?仔细读诗词,找出相关语句。
(1)“你从雪山……气概。”看课件地图:雪山在祖国最西部,东海在最东部。长河从祖国最西部走来,身祖国最东部奔去,途经青海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千米,流程之长流域之广,它的源泉是——“无穷”的。来,请你读出它的无穷的源泉。
这无穷的源泉也是不同的形态的,它们是——“春潮”“惊涛”,诗中用两个不同的字表达了长江不同的形态,是哪两个字?
(走、奔)什么是走?(款款而来)什么是奔?(速度快气势足,妥妥的速度与激情)
想象一下,长江如何从雪山走来?又向东海奔去的?
指导朗读:春暖花开,雪山岩石上的冰雪开始融化,一滴两滴,汇成涓涓细流。来,请女生读出你们款款走来的样子。各条支流注入长江,波涛翻滚怒吼、汹涌澎湃,这才是惊涛的气概。来,男生,请读出你的气概。
(2)这句诗作者从空间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文中还有一句是从时间角度来写的,找出来读一读。
“你……外。”在这里长江无穷的源泉是——“涛天巨浪”“绵绵不绝的涛声”。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大,长江永不停歇,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齐读这句。
我们赞美长江因为无论是从时间还是空间角度它都是那么生生不息。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样伟大的长江吧。师生合作读:师读:“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生读“你从雪山……气概。”师再读:“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生读:“你从远古……外。”
2、我们依恋长江那母亲的情怀,它又体现在哪些句子里呢?找到句子多读几遍,读出你的感受。
(1)交流句子一:“你用……女;……大海。”“哺”是口字旁,是喂养哺养的意思。“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像母亲一样养育了各族儿女,把高山大海拥入怀中。请你再读读这句诗,你读出了长江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2)交流句子二:“你……新时代。”课件出示两个偏旁两同的词:“灌溉、磅礴”。“灌溉”两个字都是三点水旁,表示用水浇地。“磅礴”两个字都是石字旁,表示气势盛大、广阔无边。那么长江真的能灌溉国土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时代吗?出示课件,补充资料:长江流经多少个省?两岸人民依长江而居,依长江而生存。长江虽然长6300千米,但它拥有700多条支流,相当于20条黄河的水量。长江水能量多达2亿6千万千瓦。世界上美国、加拿大、日本的水能量总和刚刚赶上长江。读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感受?对,这就是雄伟磅礴的长江!这就是用它无穷的源泉哺育中华大地的长江!这就是长江母亲的情怀!此处指导朗读:师说一句生读一遍句子。
(3)长江就是这样从古至今静静地灌溉国土哺育儿女,这样无私奉献的长江多么伟大,这就是令全国人民依恋的母亲的情怀。让我们一起来读出对长江的依恋吧!师生互读。
四、课堂总结
1、学了歌词,你有什么感受?生说师总结:怪不得我们赞美长江——怪不得我们依恋长江——
2、课文的两节诗是对应着写的,你能找出两两相对的句子吗?找出来同位互读。交流后男女生互读。
3、出示课件练习背诵:老师把相应的句子省去一些,来看看你能否对着大屏幕背出相应的诗句。
五、作业设计:
1、推荐观看《话说长江》,学唱《长江之歌》。
2、搜集赞美长江的古诗并摘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