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私人阅读(100)---老舍《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

(2018-08-04 18:48:27)
分类: 私人阅读
《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  老舍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79.10.1.1印  印数 113000  页数 230  开本 32  定价  0.72元  装帧   陈世五

      《四世同堂》第三部《饥荒》写至第二十节即戛然而止,读毕意犹未尽。按老舍写作架构,该书分三部,即《惶惑》、《偷生》、《饥荒》,计100节,而四川人民出版社版本仅收87节。如此一来老舍《四世同堂》又成未竟稿,百度搜索却有惊人发现,原来老舍《四世同堂》并非未竟,个中曲折却是一言难尽。老舍于1966年投北京太平湖自尽,据说是不堪红卫兵凌虐。老舍《四世同堂》创作于1944年,第一部《惶惑》1944年-1945年在《扫荡报》连载 ,第二部《偷生》1945年在《世界日报》连载,1949年老舍访美期间完成了第三部《饥荒》,计36节,1951年在《小说月刊》上仅登了20节,结果无果而终。对舍迷而言第三部《饥荒》之后16节大可探究一番,而线索不妨采取顺藤摸瓜办法:首先查找原稿去向,出版社并无存稿;倘没有散佚,问询老舍家人即可,结果告知是被毁,至于现在追究当年红卫兵的责任显然无济于事,寄望于良心发现的收藏好像也不太可能。如此一来中文版线索中断,类似曹雪芹《红楼梦》后四十回。所幸,近年有上海译文社的赵武平老师不遗余力搜寻,探知老舍1949年访美期间,与美籍作家蒲爱德就其翻译《四世同堂》事宜有过洽谈,而英译书名为《黄色风暴》。既有《饥荒》英译全本,则转译成中文亦非难事。对舍迷而言夙愿得尝岂不快哉!
       以73思想差猜度,《四世同堂》立意或阴间世或阳间世,前者倾向于残酷更能彰显社会意义。举例来说,就是祁老人、祁天佑、祁瑞全、小顺子在阴间世四世同堂,祁瑞丰之死毫无意义,缺乏代表性,不过陪衬而已;另一种四世同堂无法改变的是祁老人,因为本就是硕果仅存,至于天佑太太的幸存也无可置疑,第二代的唯一,第三代如何取舍简单,因为为革命牺牲同样可供历史观照,是故,祁瑞全舍身取义,韵梅应该在取粮或贩卖旧衣路上罹难,事实上《饥荒》前20节已有伏笔,当然还有一个胖菊子,但既然已对蓝东阳投怀送抱大可忽略不计,第四代只有小顺子和妞妞,参照中国传统,男是香火女是烟,而可爱的消亡更具震撼力度。
       读《四世同堂》无厘头扯到巴金《激流三部曲》,如你所知,前者成书年代晚于后者。两者架构不尽相同,人物的革命性也不完全雷同,但家庭的命运殊途同归。大家都是在苦苦挣扎,不过是一些人能够遥视希望,另一些人流于颓唐罢了。比较两者视角,一个多少有些死气沉沉的天空,难掩红房子里的情感纠缠;另一个字里行间或多或少让人有些讶异,它更贴近地面。觉新之于瑞宣、觉民之于瑞丰、觉慧之于瑞全,同中有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而平凡人的生死投影,不能单单依靠眼泪救治,因为人人有局限,包括那个国家和整个社会。
       突然又胡思乱想,老舍《正红旗下》后编还有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