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有人说,欧洲没有亚洲好玩,那里虽美,美好的城市美丽的人、美味的食物、美美的酒店……但这些美,都好像都是别人家的,我们在其中只是一个匆匆路过的陌生人。
但对于我来说,就是这种属于欧洲的美,让我兴奋地投入它的怀抱。
以至于在路上的每一天,都让我心潮澎湃,从一睁开眼的那刻,就对新一天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或许你会问我,为什么这么爱欧洲呢?曾经做客一档电视节目,主持人建议我同观众说亚洲的旅行故事,还记得她对着镜头说:欧洲再美,也是别人家的,很难融进去。
因为记住了这句话,于是来欧洲前,对我即将前往的几个国家做了大量的功课,关于旅游景点、关于艺术、关于美食、关于交通、关于文学。
而当我在目的地旅行的过程中,会发现之前做得功课远远不够,如果说世界是一个万花筒,欧洲一定是颜色最多最复杂最多变的那个。
我的心引领着脚步,像是爱丽丝又或是桃乐丝,正一步步进入仙境或仙踪,疯狂而精彩。
我有一堆属于欧洲的梦。
http://ww3/large/5ce05256jw1eveinvulczj21kw11sgxg.jpg
“我不会说XX(语言),能不能自由行呢?”
“你会很多国家的语言吧,我就不行了,学了一辈子英语也不会说。”
“你在全世界到处走,没有遇到过语言上的困难吗?”
“听说法国人、意大利人、德国人……等等人,都不会说英语,去欧洲会不会寸步难行?”
太多太多关于语言的问题,好像成了大家前往欧洲自助游最急需面对的问题。
其实在我来看,在路上的人,语言并不是一个难题。
像是我这样习惯性用中文写作,用中文主持的人,外语的反射区比一般人要弱,但依然不影响我外出旅行,和外国朋友谈心。
在法国,各种操着难懂英语的路人给我指路,没让我迷路;在意大利,说话像机关枪般从早说到晚的一个个新朋友,也没把我说晕;在英国,异常标准强调的英语,竟然有不同口音。
但至少,这些国家都还是能说英语的,像是去日韩,大部分人一点外语都不会说,我也玩得自由自在。
自始自终,我从不认为语言是旅行的必备技术。
当然,如果在出发前,能学习一些当地语言,了解当地的语言习惯,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初中的英语水平就足够走遍世界,用心聆听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用双眼去看,用心灵去感悟。
通过对话者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只言片语的词汇,就大致能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将自己放在对话的环境中,很自然就知道聊天的内容,和聊天的方向。
人与人的沟通,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
好吧,如果你问我,你想更高级的去了解各种艺术,去谈生意,像我们生活中那样自然而然不用在内心翻译就可脱口而出。
那么我只能回答你:
1、请个翻译; 2、努力学习,day day UP!
而我对自己的要求并不高,能自己到处走一走,和新认识的陌生成成为朋友,就足够了。
如果要更高级的交流,我想我可以加他们的facebook,通过文字去交流。
文字我不怕,虽然看到那么多密密麻麻如果蚂蚁般的英文书籍报刊很头疼,但手机中的聊天软件却很亲切,看不懂的话随时可翻译。
而且我的应急能力特别强,像是在欧洲租车,看导航完全没有问题;
像是在威尼斯错过了火车,我在很紧张的环境下,也解决了问题,还免费换了一张最近火车的票
当然,在旅行的路途中,总是会遇见许多问题,用语言解决很方便。但语言,并不是唯一解决问题的办法。
尤其是,现在那么多国家的人都在学中国话,欧洲的大小城市都开设有专门学习中国话的学校,去购物更是方便,会说中国话的商家比不会说的营业额高出许多。
为了抓住中国市场,他们比我们更努力地学习外语呢。
我始终相信,心灵的交流有时比语言,更能够跨越国家的隔阂。
而且,旅行中总是要充满许许多多的未知和探索,时不时来个真心话大冒险什么的,是旅途中最有趣的经历。
有一些规划需要出发前就安排好——例如购买欧洲火车通票。而有一些可以在旅行中想做就做——像是去寻找全世界最美味的冰淇淋。
有些计划一天不够——例如去凡尔赛宫,但是有的却不用1小时——像是在剑桥荡舟。
不要被我书中规划的每天行程限制住,那一点也不重要,你可以在任何一天,实行任何一天规划。
只不过有些计划,譬如说你想去膜拜大卫雕像,那就非得身在佛罗伦萨这座城市中哦。
另一个抓住这本书快乐所在的方法,就是挑那些跟你平常旅行方式最不一样的建议来做。
如果你每天的旅行,都小心翼翼地跟随我书中的每个细节,从早到晚行程一尘不变,那么你或许可以试试,闭上眼睛,随意翻开书,翻到哪一个计划,你就按照哪个计划出行。
如果你的旅行方式原本就是一团混乱,很少做计划,那么你应该给自己一点挑战,那就是每天按照这本书的顺序做,你的旅行就会建立起一点秩序,最终,你会获得一份任性的旅行体验,发现属于你的欧洲。
到达巴黎戴高乐机场时,正是开始下午茶的时候,国内的朋友们都已进入了梦乡。
飞机上唯一的中国空乘小姐清脆地说:“亲爱的旅客朋友,我们已到达法国戴高乐机场,当地温度25度……”
舷窗外,巴黎铁塔已然清晰地出现在了眼前,心中自然有一阵小激动,但也伴随着长长的一声“总算到了”。
十二个小时的空中飞行,并不是那么容易熬过去的,哪怕我脖子上套着护枕,眼罩耳塞和拖鞋也都准备了齐,但因为想坐在窗边看风景的心态,让我想活动下筋骨或者上个厕所什么的,都需要跨越两名neibour,于是一路都是能不动就不动的状态,龟息在狭窄的经济舱中。
走出机舱,金发碧眼、脸上有雀斑、身上洒满浓郁香水味的法国空乘阿姨们亲切地对我说:Bonjour
海明威说:“如果你有幸在年轻时去巴黎,那么以后不管你到哪里去,它都会跟着你一生一世。巴黎就是一场流动的盛宴。”
不知道三十岁的我算不算年轻,也不知道巴黎这场盛宴会不会跟着我一生一世,我只知道我想用十二万分的愉悦来拥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