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论高雅:阅读的意义

(2010-04-30 18:26:23)
标签:

转载

分类: 神龙创意出版的模式是什么
你读什么样的书就是什么样的人,书籍和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坚持,更是对我们思想和心灵的升华与净化,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

文/神威(神龙创意出版总策划)

 

http://s5/middle/4d6de413t8571a631faf4&690

 

在成读书博会的这几天,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流行文化就是软暴力。”出版人对这句话是又爱又恨。爱的人标榜自己做的都是商业产品,目标就是畅销书,内容好不好先不说,卖得好才是硬道理;恨的人标榜自己内容好,只是现代人越来越不爱看书,以至于好书都卖不掉没人看了。

不管是爱是恨,总结出来的观点都大致相同,现在的出版人出版的大致都不是自己喜爱看的书,喜爱看的书绝对是小众,不大众,而大众文化就是低俗文化,是市场商业取向,所以想要将书卖得好就不要做高雅的书,真正生产有价值文化的书籍已经是理想了。

我想说,这是不是就是东风破我比东风还破。

现在的出版人一方面看着自己所谓高雅的书,一边叹气自己只能做低俗的自己都看不进去的书,实在是拿不起放不下,将自己与俗文化完全划分开来,让人觉得可笑。

没错,大部分畅销书也许并不高雅,不能上升到一种精神层面去探讨人生问题社会问题,但是我们是否能去分析下它们背后的市场力在哪?并不是说,你只要低俗了就是畅销书,那是放屁。

同理,并不是说你高雅了就卖不掉,如将这个道理与任何一个社会最低俗的人分享,都会被笑掉大牙。

我们走进图书大厦,走进图书批发市场,会震惊,铺天盖地的“低俗”,先不说内容是否低俗,几千万本书我们也没时间一一去阅读,而是看到它们的第一眼印象就没有拿起翻阅的欲望。

这便是图书的策划者和编辑因为对所做的书无爱所导致的结果。就像一个人,也许内心很丰富但外表邋遢、口出粗言,人们不愿与他交流,于是他的大智慧只有自己知道;如若他的父母也以养活了就行的想法对他,那么谁也不会相信他有美好心灵。

每个出版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出版公司都有独特的公司文化,只有找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强势,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才能更好的前进。说说简单,做起来难。有些路,你用尽全部能力才找寻得到,也许中途你就会放弃寻找。

所以只有坚持的人才能永远。

对于出版业的每一个人来说,如果大家都没找到自己的路,甚至放弃了去寻找的努力,那么图书就会充斥着陈词滥调,在其中长久驻足的从业者们,也会忘记了最初从事出版的梦想,以至于失去判断力和感受力,最终产生更多的“垃圾”。

这些垃圾并不全是不可回收的,其中有大量的可回收的。一本内容好的好书,也许并不能与它的销售成绩成正比,但是一本策划者全身心投入制作的好书,一定与它的销售成绩成正比。只是现在所谓市场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编辑仅仅抓住书的卖点就快速出版,甚至有小说的编辑仅仅看小说在网上的点击率高连看都不看就出版的情况出现,实在是可叹。更可悲。

如果一个编辑都对自己策划的书不爱,谁还会爱它呢?

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书。因为,书能使人抓住这个世界秘密的核心。我这么说,可能就会被人认为是在鼓吹去看高雅的书,仿佛只有高雅的书才能使人抓住世界秘密的核心。郭德纲说过,单纯的高雅不足以构成世界,小人物的喜怒哀乐才是真正的艺术。

雅与俗之间必须包容,才能共同促进。我们姑且以内容都好看为前提条件来讨论,高雅的应放下身段,深入浅出让所有人都能了解你享受你,这样的高雅才有意义;低俗的应拔高品味,寻找突破的关键就是有更新更有趣的思想介入,这样的低俗才能永存。

《飘》是一部世界经典文学小说,它可以抬高身段,因为它的故事发展在残酷战争的背景下;它同样可以放低身段,因为它的故事核心是小人物对爱的向往和追求。米歇尔并没有为了讨好读者而写,她写她想写的,她为她所写的付出了十多年的时间,于是它与众不同于是它永垂不朽。

而今天呢?编辑一味的向读者、向市场百般讨好,还要求作者按自己的思路去模式化一篇篇小说一本本书,甚至有越来越多的图书发行本身是不爱看书的人,以为图书这种商品与其他商品并无不同。于是,我们逐渐失去了在文字上的骨气,失去了对出版业未来的直面思考,无法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和突破,这样下去,即使市场再繁荣,也是沉沦。

繁荣是一时的,沉沦是永远的。

你读什么样的书就是什么样的人,书籍和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坚持,更是对我们思想和心灵的升华与净化,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轨迹。

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阅读使人超越动物性,不致沦为活动木偶,行尸走肉。停止阅读就意味着切断了与世界的沟通,与心灵的沟通,人生也就是进入了死循环,可以说,是阅读拯救了我们。
作为现代社会的出版业从业者,我们无力影响每个读者的阅读喜好,但可以通过阅读,与每个读者分享我们的品味。无论高雅还是低俗,这个市场的包容性越来越大,任何书只要做得好,都能卖得好。

如果你依然想说,好书真的真的不一定卖得好,那只有两种原因:1、这本书可能真的真的不是那么好;2、作为策划者的你真的真的没有让更多的人看到它了解它,一本大家都看不到听不到的书,又怎么会知道它好不好呢?

凤凰卫视《总编辑时间》说:中国人今天的阅读状态令人堪忧,我们的国人年平均读书数量,只有欧美发达国家的几十分之一。阅读在很多人心目中那不是一件要紧的事情,在一些人看来,读书和游戏、享乐、赚钱、升官是没有关系的,何必浪费时间呢。

如何让读者爱上读书,让读者读上好书,是每一个出版从业者必须深思和努力的方向。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