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2021-12-17 16:10:04)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十年前我们来此探访,记述在我的网易博客,但随着近年网易博客下架,我把这些记述重新发表在我的新浪博客

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城北4公里之红山顶上,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是一座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长城要塞,也是万里长城中最大的军事瞭望台,号称天下第一台万里长城第一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台呈方形,共4层,高30。台基北长82,南长76,东、西各64,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各层均青砖包砌,各层台顶外侧砖砌约2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有瞭望口,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这是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长城学会名誉会长罗哲文先生题写的万里长城第一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朱元璋统一全国以后,元蒙残余贵族仍然占有大漠南北,随时牧马南下,侵拢中原。明成化年间,延绥镇由绥德迁至榆林,巡抚余子俊役军4万兴筑长城1770里,榆林成为明代九边重镇之一。榆林镇长城对捍卫关中,保护河东起了积极的作用。此后随着形势的发展,蒙汉人民要求和平互市的呼声日益高涨,到了隆庆年间,产生了隆庆和议,化干戈为玉帛,结束了自明初以来蒙汉长达200余年的战争局面,长城内外出现了空前的和平景象,促进了蒙汉人民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对加强我国的民族团结和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红石峡汉蒙一家的石刻就是此情此景的真实写照。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镇北台第一层为基座,四面围以墙垣,内墙高5.5,外墙高10,上设垛口,东墙南侧置城门,东南内侧置砖石马道。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这是款贡城城门,也是现在进出镇北台的城门。门额刻有榆塞两个大字,也是罗哲文先生题写的。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二层台南墙中开设券洞,内砖石踏步直通三层,券洞上方台额石刻向明二字,为万历三十五建台时延绥镇巡抚涂宗睿所书。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向明的意思是表达涂宗睿本人和他统率的将士对明王朝的赤胆忠心和戍边报国的决心。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镇北台北立面。台额镇北台三字原也是涂宗睿所书,后毁,现镇北台三字为现代书法家魏传统所题。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第一层城垣内建有守台戍卒营房,现在的营房为修复重建,新建营房是在原驻军营房基础上建设的砖木仿古建筑,再现明代兵营的原貌。营房内还还建了一个镇北台长城博物馆。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最高处的第四层高4.4,周长35.5,顶层台面积225平方米,地面铺青砖,四边各进深2,正中原建砖木结构方形瞭望哨棚一间,竖有旗杆,清末坍塌。民国初年建成硬山顶砖木结构房屋,解放初又塌毁。后来又建有一座三层歇山木阁楼,文革被毁。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

镇北台为榆林的制高点,站在这里,环顾四周,我们可以尽情地领略塞上风情,也领略到了当年烽火报警、战马嘶鸣和蒙汉团结友好的历史画卷。这里处在毛乌素沙漠南缘,昔日茫茫沙海,今天已成万顷绿洲了。勤劳的榆林人民创造了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同时镇北台也因此减少了风沙的侵害,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如今,我们还能站在保存完好的镇北台上,甚喜甚慰!

 

谢谢收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