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邵光:业余围棋培训虚假繁荣 终身爱好才是真棋迷

(2011-10-14 22:55:25)
标签:

围棋培训

长春少儿围棋

长春围棋

长春围棋学校

长春围棋培训

李智围棋

分类: 围棋教育

万事开头难

记忆中上一次写字或者确切的说是写文章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那还是06年朝鲜访问时,每晚都很兴奋,写了好几篇日记,记录当时的点点滴滴,现在偶尔看起还觉昨日依旧,很是新鲜。自觉再也不会如此冲动,但是看完一篇文章后,觉得有很多话要说……这篇文章是在九月底在新浪网发表的一篇关于业余围棋高水平培训断档的文章,文中还列举了日本一所高校来了13名队员,而北京高校联队(联合组队)有一场竟然只上了11个人,有点夸张吧?看完这条消息,心中不平,一看作者,是周游写的,孙老的学生。于是一个电话打过去,问个究竟,但结果确实让人失望,周游冷静的告诉我,这就是事实。而且他还告诉我高校里下棋的学生很少很少的。想一想,太奇怪了,在北京作围棋培训的地方到处都是,按理说应该在高校下棋的学生越来越多才对。原因在哪里?周游分析认为很多学到4 5段的孩子因为年龄增大,学习压力增大,就放弃了围棋,我认为这是一个方面,而不是最主要的。因为下过围棋的人都知道,一旦喜欢上围棋,你很难完全抛弃它。而能达到45段水平,年龄又很小,一定是下了一番努力的,这种学生长大后围棋就会变成一个终生的爱好。他们在大学反而更有时间下棋了。我教过的有些学生就是如此。但话说回来,一个学生如果学习围棋用了三年时间,还停留在五级,二级的水平,那可能围棋对他而言,也不过是一玩具而已,大了就会丢掉的,因为他对围棋的理解实在太浅了。这里就说明了一个问题,业余围棋培训红红火火,好像很繁荣,但能让学生把围棋坚持下来,变成终身的爱好却少之又少,原因何在?我来告诉你,因为初级培训的钱好挣,这就是根本所在。简而言之教初级不需要很高的水平,只需要哄好孩子就行。培训机构找这样的老师好找,实在不行,只要幼师毕业,即使不会围棋也行,大不了先培训几个月也凑合了,这样的老师对工资要求不高,又好管理,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呢?只要能把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开发了,钱也就挣到了。至于这个老师能把孩子教会多少,那就听天由命吧。这也是围棋培训市场一个大的问题所在。试想一下,一个自己对围棋都知之甚少的人,怎么能指望他教出来的学生热爱围棋,喜欢围棋呢?曾经一个搞围棋培训做的不错的人问我,你两年能让一个孩子达到3段,我四年把一个孩子教到五级,但是我挣了四年的学费,而你呢,把孩子教到45 他也就学到头了,你反而失去了一个学生,听到这里,我无语了……

    好了,分析完问题的所在,该说说我们自己了,我是邵光,围棋水平业余6段。参加过不少比赛,但并未获得像样的成绩,现在已淡出比赛的江湖,重心全在教学上。京北围棋的博客不是我一个人的博客,而是京北围棋全体老师以及京北围棋研究会的各位老师共同抒发心声的平台。京北围棋培训中心从成立到今一年半了,这一路走来,得益于各位领导,朋友的支持,走的不快,但还算顺利。我们最引以为傲的是我们的教师队伍,除去专业道场 ,我们的师资力量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这样说可能有点张扬了吧。再说一下研究会,京北围棋研究会成立于2010年初,第一次活动是在201031号,那天北京大雪,鹅毛一样,但研究会的人全部到齐,第一次的活动有孙宜国、邢印达、吕三尺、王传海、李梦石、杜景宇、许楠苹、张大勇、覃树德、党军、杨连红和我,基本上聚集了北京这些年来的业余强手,我们每周一活动一天,大家下循环赛,赛后再复盘研究,倒也其乐融融,到现在已经坚持了一年半多了,期间还组织了几次和北京大学围棋队、人大附中校友队的几次对抗交流活动都获得圆满成功。在这一年多里,有因为工作原因或家庭原因而退出研究会,如小杜、大勇、许楠等,后来又有包子敬、李格声、白竟喆、刘卓明、巩辰辉、谢童童等又给研究会增添了新的血液。这个研究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大家有一个交流平台,切实地能提高北京业余围棋的水平,入会条件很简单,北京人或长期在北京工作者,成人,Tom 8 d以上,热爱围棋,每周一有时间参加活动即可。你如符合条件想参加的话,可以周一来京北围棋理工部找我们。为写这篇文章,足足犹豫了半个月,迟迟不能下笔,今日夜深,竟一气呵成,可见最难处在我开始落笔 已被克服。写文如此,学棋亦如此。小孩开始学棋是最困难的,开始了就要坚持,要知道,在少年学棋虽要付出不少精力,但得到的却是一生享用的财富。最后再啰嗦一句,以后京北围棋的博客可能我写,也可能孙老师、邢老师、梦石他们来写,可能文章,可能棋评。白天就见到他们了,商量一下再说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