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先要理清头绪
博弈,尤需健全体系
上周沪指最高攻至4184点,距4200不很远。回撤也没有跌破生命线。
不论是虚还是实,上周的沪指周末还是掉了下来,也算一个“先扬后抑”吧。
上周的航天军工,国企改革,包括高送转,一波连一波卖力地冲锋。在均线金叉这么个位置,指数就是上不去。是何缘由?
我想,周末很可能也没几个人歇着,都在思考这其中的玄机奥妙。
有说政府是只管保底,不管拉升的;有说3373点的反弹是周线四浪中B浪反弹——这个浪还要运行到11月份的;还有说,指数就缺一次“缩量底”,只要一缩就会冲天而起的......
从技术和博弈的层面,我以为以下两点比较要紧:
其一:两市的头上都有季线压制,季线犹如高压线,不敢轻易去触摸。
第二:股指期货的各期合约都在贴水并空头排列。不要以为期指空头都是二傻子!仔细想一下,敢在公安部严查恶意做空之时,继续做空。这些人的胆量从何而来?
我一直以为,本次股灾固然有融资杠杆过渡发挥之因,但我们的市场迄今都不能说估值水平真正降到了一个安全区域。
我以为:在一个做空与对冲意识普遍缺失的市场内,价格与价值的过度偏离最后导致灾难总是难免的。大灾之后,投资人首先需要自我警醒的应是自身投资体系的完善!譬如需要解决对“杠杆”这种变量应对之灵活程度问题!譬如真正健全自己的做空及对冲意识的问题等等。
烦言少叙,我以为国家队救市已尽责。
国家队没有责任也不应非把沪指挺到4500之上。
本周,生命线依旧不能打穿,不经意打漏,则3688点依稀可见(那可是10%的跌幅)!
其实,我和你一样,都希望国家队给我们保着底。我们赚着钱。仔细想了一下,好像这只是一个愿望。
还是用我们自己的勤奋,去适应市场的万千变化;走出一条自己的股市投资之路,靠的是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知识体系,交易体系!大概只有这样做,才比较现实一些。(一家之论,茶余谈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