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处说好 坏处说坏——读王蒙《大地和青春的礼赞》

(2011-07-05 11:23:37)
标签:

文学评论

王蒙

张承志

杂谈

 

好处说好,坏处说坏

——读王蒙《大地和青春的礼赞》

 

张承志有一篇小说发表在1984年第一期《十月》杂志上,同年三月的《文艺报》上便出现了王蒙写的一篇评论《大地和青春的礼赞》。看过这两篇文章,可以悟一俉写作文学评论的一些门道,那就是鲁迅说的: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有啥说啥”。

作者没有掩饰对《北方的河》的喜爱,在热情洋溢的赞叹中,还隐隐有一点羡慕和嫉妒,他都抖搂出来了:“他怎么找到了一个这样好的、我要说是非凡的题目?你羡慕得眼珠子都快燃烧起来了!”“在看完《北方的河》以后,我想,完啦,你他妈的再也别想写河流啦,至少三十年,你写不过他啦。”

当然,他的赞誉并没有止于浅层的认识,而是随之揭示了张承志这篇小说的深层意义,尤其联系中国当时小说创作的现状,来估量它的价值。他认为这篇小说既写实又写意;既写景写情,又充满严肃的思辨;既生动地描绘了众河景观,又深深挖掘着与众河统一的北方的雄健粗犷的灵魂。小说写了现实的河,也写了生活的河、生命的河和中华文化的河。作者认为,这样的高瞻远瞩,这样的深沉思索,“是一切鼠目寸光,小打小闹的作品所不可企及的。是一切迷茫、颓废,只知无休止地咀嚼自我的作品所不能望其项背的。”他尤其欣赏小说中的“他”关于四个真正的男子汉的豪言,“牛虻、马丁·伊登、保尔·柯察金”,那一个是谁?言下之意,是“他”。王蒙认为,这样的豪言壮语,在当今小说创作中“是空谷足音式的黄钟大吕”,当前,“一些人变得琐碎、纤细、扭捏,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一肚子牢骚,一肚子怨气,久矣!尽管是安定团结的和平建设时期,尽管人们可以大听轻音乐与大看时装杂志,但牛虻、保尔·柯察金的革命理想主义与自我牺牲,难道就不要了么?在社会风气还如此不理想的今天,扶正挽颓,保持这种情操、这种精神也许更加难能可贵吧?”

但是,王蒙没有因为喜欢这篇作品,而不去批评它。他指出,作品对于社会生活的描写远逊于对河的描写;某些人物的塑造相当差;某些故事的安排(如“他”考研究生的故事),不但缺乏深度和新意,而且破坏了整篇作品统一的气势和格调,起点也不高,等等。

鲁迅曾说过:“批评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才于作者有益。”(《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这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老老实实的优良学风。王蒙《大地和青春的礼赞》对张承志小说《北方的河》的评论,好则不掩其好,丑则不讳其丑,不失真诚之心,而又非常客观。很难得。说真的,很久没看见这么好的评论了。

其实,事物本来就没有绝对的纯洁,绝对的好与坏,长处的另一面,也许就是缺点。张承志为了象征性而强化河的意志,必然冲淡对生活具象的描写,冲淡了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整篇小说的结构失去了和谐,看起来与其说像小说,倒不如说更像散文。

但不管怎么说,王蒙的这篇评论,给人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写作文学评论要坚持实事求是,好则誉之,坏则评之,不必追风趋时,随人抑扬,也不必吹吹打打,捧杀棒杀。文学评论不是抗广告牌的小伙计,也不是举着狼牙棒的打手。没有人品,怎有文品?心术不正,学术怎正?实事求是,不只是文风问题,有时也可能是个道德问题。现在的“吹派”评论家实在是太多了。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了鲁迅的两句诗:“瘙痒不著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说得太好了!的确,文学评论,贵有灼见,贵在得当。倘能如此,赞亦有益,骂亦有益;赞亦有理,骂亦有理;赞亦精当,骂亦精当。  88040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