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元宵赏灯,请往西溪湿地主会场.
昨晚《九点半》的主题是“传统的元宵,离我们有多远”,稍瞄了一会后感触深刻。记得小时候,在元宵节那天,既是民俗文化、民间文艺集中展示的“大观园”,花灯亮起,龙狮舞起,腰鼓擂起;也是孩子们拉起袖子亲做汤圆,拉着父母亲选民间传统的纸灯笼。而如今,这一年一度的传统元宵氛围已被逐日富裕的经济所冲淡。汤圆是成包装的现成货,汤圆必进家门已不再是元宵节的主题,原先在元宵节那天必要吃口芝麻汤圆的想法也已经远去;孩子手中的灯笼已由传统纸材料被改成了现代版的塑料灯笼。众人仰头猜迷的情景已不再重现。百姓们即使在欢庆一年一度的元宵中也融合着诸多的现代元素。传统的元宵,离我们越来越远,00后的孩子们根本体验不到我们70后传统元宵节的氛围。 看着超市内琳琅满目的成品汤圆,突然有了与女儿一起亲手些汤圆的想法,让00后的女儿亲自体验做汤圆带给的乐趣,也让女儿过一个与众不同的元宵节外。糯米面粉、芝麻是必不可少的材料。馅由外婆做,考虑到入味,外婆还特意加了一些猪油。柔面就由我和女儿来完成。正当我往面料内加温水时,站在一旁的女儿已经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等我加完水后,女儿就开始左右工分,忙得不亦乐乎。当我见到老妈手把手得教着女儿时,让我的脑海中重现童年时与外婆一起做汤圆的情景,回忆起外婆认真得做着示范;耐心地一遍又一遍的手把手着指导着;外婆一次次地鼓励着,“再做一个,再试一遍。”想起,紧跟外婆屁股后一起把做好的汤圆放下锅,再时不时踮脚期盼汤圆出锅的情景。看着家中一老一小温馨的合作,当时的我眼眶有点湿润,远在天国的外婆祝你元宵节快乐。
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甜....
记得小时候的每年元宵节,老家的滨港路算是那天最热闹的一条街。饭后,大们拉着手拉着纸灯笼的小孩从家里出发,去观看各种式样的灯笼,去猜上百条挂在塑料绳上的灯迷。当茁壮成长的孩子看不到了,还会把自家的孩子架在肩上,那时的灯会,除了随处可见的花灯笼外,还可抬头可见大人肩上兴奋的孩子。今年,有想给女儿做个传统的花灯,竹条框架的,用薄纸糊起的,灯笼里面点了一根蜡烛,让女儿也体验一下手里提着灯笼但心里还担心蜡烛一弯有可能会烧会灯笼的感觉。但找了N处,就是找不到做传统灯笼的竹条儿的踪影,只好放弃今年的计划,等放暑假回老家时,先提前采购好。等明年的元宵,与女儿一起做个可爱的小兔灯(因为,兔灯相对简单些。)
今天是女儿入园的第一天,上午9:30分,园里举行了"庆祝元宵活动",活动的整个状况在今晚6点浙江公共频道的<新闻大直播>中播出,欢迎大家收看!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