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自然园
自然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99
  • 关注人气:66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薛瑞萍(看云)

(2009-11-10 06:19:1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精彩文章
薛瑞萍 网名“看云”,安徽省合肥市第62中学小学部语文组。
  著述:长春出版社《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与阅读引导》(主编)、长春出版社《心平气和的一年级》、长春出版社《薛瑞萍读教育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我们班的阅读日志》、长春出版社《请跟我来——做一年级好家长》、长春出版社《我们二年级啦》、长春出版社《书声琅琅的三年级》、长春出版社《日有所诵》(主编之一)。
其中《我们班的阅读日志》《我们二年级啦》《薛瑞萍读教育理论》《书声琅琅的三年级》《日有所诵》均在2007年出版。

  

让孩子看见你手里拿着课外书

?/P>

薛瑞萍在儿子金戈读小学时重视抓的就是阅读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小学阶段,金戈考试成绩很少进入班级前三名,但薛瑞萍成竹在胸,从不着急。到了中学,金戈各科发展越来越好。薛瑞萍认为,阅读是学习语文的关键,语文学好了,对其他科目的学习也会起到一定的帮助,她不主张老师总是围绕着课本进行教学。每天她都会要求学生背一点文章。她说,“孩子爱读好书,就具备自我教育的能力。我的学生可以没有课外作业,但我的学生必须写日记。”薛瑞萍还要求家长每天也要陪伴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写日记。“一定要让你的孩子在家里经常看到你拿着本书在读。作为一个老师也同样,要让学生看到你手里经常拿着一本和专业无关的书。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孩子读书的欲望。有的家长说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孩子一起看书。那这些家长就要扪心自问,孩子在你的心中到底有多重。”这是薛瑞萍一贯的观点。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

?/P>

“一次我和同学在房间里玩,妈妈叫了我好几遍,我没答应,结果妈妈进了房间,一巴掌把我的鼻子给打出血了……”这是薛瑞萍的儿子在日记里记载的内容。有人说打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一种没有智慧的行为。对于这个观点薛瑞萍则反驳道“没有惩罚的教育是‘缺钙’的教育。说着话的人,一定没有教过小学一年级,如果他教过小学一年级,他就不会再说同样的话了。我不仅体罚过我的儿子,也同样体罚过我的学生。但是我有我的原则——绝不在愤怒的情况下体罚学生,打了学生,就要让他知道错在哪里!”薛瑞萍强调,对女孩最好不要进行体罚,要以一颗平常心去正确判断孩子所犯的错误,对孩子已经纠正过的错误,家长不要旧事重提,以免伤及孩子的自尊心。

八小时以外我属于我的家庭

?/P>

20年来,薛瑞萍从没参加过8小时之外的集体活动。“为什么?”她坦然地回答,“8小时之外我属于家,属于孩子。”有位朋友结婚,薛瑞萍以回家陪儿子为由,愣是没参加好友的婚礼。“她就这脾气!”朋友丝毫不以为怪。

一次,学校在晚上7点召开家长会,由于自己的字写得不好看,薛瑞萍好不容易鼓足了勇气在黑板上写了几行字:“如果7点了班主任还没来,请家长们认真听校长讲话;如果校长讲话完毕班主任还没来,请家长们相互交流家教经验。”7点半后,薛瑞萍匆匆赶到教室。

原来,薛瑞萍在合肥一中上学的儿子金戈不住校,每天坐车往返两个多小时很辛苦,中午又不午睡,所以他晚上回家洗个澡先睡一会儿然后再吃晚饭。这半小时薛瑞萍称之为儿子的“晚睡”时间,任何人不得打扰。为了让儿子安心“晚睡”,薛瑞萍和丈夫可谓“严防死守”。这一时间两人必须有一人在家,来确保没有噪音吵到熟睡中的儿子。

  薛瑞萍对在教室等候已久的家长们说了自己晚来的理由,强调:“我们都是家长,谁不爱自己的孩子?我的学生和我自己的孩子相比,孩子第一。一个教师如果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爱,怎么能给学生真正的爱、正确的引导?”一番话,说得家长们频频点头。

人们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这句话用在薛瑞萍身上,则要反过来讲。薛瑞萍自豪地说,“我能有一个健康身体,快乐的心态去迎接工作,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我的老公。”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
 

“不再落寞,不再凝望镜中的自己。此刻,独爱看云,独爱玫瑰,心知道,梦想从不曾遥远……”

 ——这是我的QQ个性签名,那时我的网名是“看云玫瑰”。有网友说:“很喜欢你的网名,想来你一定是个浪漫的女子,玫瑰之于看云,意境何等之美?”我微笑不语,却默默为自己的“高明”喜悦着。我自问,我哪里就有这样的情怀。我想,深爱语文教育的你,一定知道“玫瑰”是窦桂梅的网名,而“看云”则是薛瑞萍的网名,我将她们的网名合在一起,沿用作自己的网名,只是表达内心对她们深深的喜爱。

  喜欢“看云”——薛瑞萍,喜欢她的聪慧,喜欢她的大气磅礴。在网上看过她的照片,透着淡淡的秀雅,我甚是喜欢。我亦明了,这秀雅是书香浸染的。

  2006年的春节,去参加朋友的婚礼,婚礼是在朋友自家开的厂里举办的,感觉不甚好,倒是那天买的两本书使我心情大好。一本是薛瑞萍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一本则是《小王子》。

  《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这本书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封面的设计颇符合“看云”的个人风格,淡淡的绿,浅得几乎看不到绿色,只是那乳白中透着那么一层朦胧的绿,也没有图片,只有几个大字“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薛瑞萍著”,清简的感觉甚是怡然。

   看云的书分为三辑:

   第一辑——教育,对成长的迷恋

   第二辑——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旅

   第三辑——书籍,一片丰沃的原野

   呵呵,连书的章节都是如此清简,看云真是绝了!

   现在请容许我与你细细品位看云的文字:

 

   读第一辑——教育,对成长的迷恋。

   看云以《不说爱》开篇,看云写下“钟南山不说爱”、“护士不说爱”、“苏格拉底不说爱” ,看到这些章节,我不禁笑了,这些人“不说爱”,怎么都让看云给发现了?正因为看云自己也是“不说爱”的信奉者,所以她才能看到那么多的志同道合者,那么我呢!其实也和他们一样,否则我又怎会如此怡然地捧读“不说爱”的看云所著之书?否则我又怎会看到此,就会心地微笑?果不其然,接下来一段看云写自己了:“我不说爱。”

     看云说:“从前不说(爱),是因为它已泛滥,廉价甚于泡沫,肉麻直逼琼瑶,我羞于学习。”其实,看云“不说爱”,她对学生却不错,只是,她把那些当作是职责、义务而已。实际上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就是职责和义务,何必整天把爱挂在嘴边,矫情着呢!看到此,真为看云骄傲,为看云的简单叫好。

  以下的文章就是看云一个个“不说爱”和学生间的小故事,它们如同一颗颗闪亮的珍珠串在一起,每一颗都深深地打动人心。

 

  读第二辑——语文,美丽的生命之旅

    看云因语文而生,因语文而秀雅。语文,确实是她美丽的生命之旅。在这一辑里,看云记录下了语文课堂、语文生活的点点滴滴。当读到这一辑的第5篇《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我恍然大悟:原来,可爱的看云这本书清新雅致的题目源自于此。那我可要细细读一读这篇了。

  看云果然是个爱书女子,在这篇文章里,她告诉我们她“每天都要‘发声读’一小时左右。”她告诉我们她“上课肯定要带上‘读本’,一两周一换……学生跟着买跟着换。”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呀!

  看云老师还会读书给孩子们听,读的是泰戈尔《情人的礼物》:“如果我拥有天空和空中所有的繁星,以及世界和世上无穷的财富,我还会要求更多的东西;然而,只要她是属于我的,给我地球上最小的一角,我就满足了。”

  孩子们陶醉了,看云又读了一遍,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如果给我丰厚的收入,以及足够高的职位,我还会要求更多的东西;然而,只要他们是爱我的,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孩子们,老师热爱生活。老师当你们是生活送我的——情人的礼物。”

  呵呵,这才是看云书题真正的由来——读《情人的礼物》一段话有所思。

 

  读第三辑——书籍,一片丰沃的土壤

  看云读《论语》,读出了孔子的“老天真”。她说真实的夫子情怀在:“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第五》)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先进第十一》)。”看云称孔子“一生饱经沧桑,其赤子之心不改。天真而诚实。”知孔子者,看云,因为他们都是师者,所以智慧的她跨越千年懂得了天真的他。

  不但读《论语》,看云还读《世说新语》、《诗经》、《孟子》……,难怪乎看云有如此深厚扎实的古文功底,难怪看云的文字清简,思想深刻至极?

  看云是个博览群书之人,她厚古也不薄今,酷爱中国古典文化,也深深喜欢着外国文化。不信,你看她的这几篇文章——《辉煌的小册子——〈水母与蜗牛〉札记》、《你该读一读〈细胞生命的礼赞〉》、《狄金森呀狄金森》等。

一起走进她的《狄金森呀狄金森》,看一看她笔下的狄金森,她心中的狄金森吧!“生活使我心醉神迷,因为生活中有狄金森的歌。”

 其实,若要再回过头来细读看云这本书里的三辑,会发现它们其实都是和书籍、教育分不开的。我为看云高兴,同时也勉励自己也学“看云”悠然去欣赏飘于天际的。

转自:http://yeerteacher.blog.sohu.com/99880380.html

 

其他介绍:

http://www.wzqjks.com/fkggzs/Article_Show.asp?ArticleID=4154

http://www.sowerclub.com/ViewTopic.php?id=83965

http://zml1967.blog.enorth.com.cn/article/77215.shtml

http://www.xedu.net/main/2009/0601/224338.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