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别让“无糖”月饼骗了您
http://s14/bmiddle/5cdd356dtx6Copv7k7jad&690
为了满足糖尿病人的市场需求,近些年来,各大月饼品牌纷纷推出了大量低糖、无糖类的月饼,以满足糖尿病患者吃月饼的需求。但是“无糖”月饼就真的“无糖”吗?
什么是“无糖”食品?
国家卫生部在2011年10月发布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管理通则》(以下简称《通则》),这是一个强制性的国家标准,已于
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通则》中规定,声称“无糖”或“不含糖”的食品每100克中的糖不大于0.5克。
“无糖”食品陷阱多:
首先,“无蔗糖”≠“无糖”。一般超市中贩卖的“无糖”食品大多情况下指不含蔗糖的食品,即在加工过程中没有加入白糖,而《通则》中所说的糖,不单指蔗糖,还包括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其他单糖和双糖类。许多黑心商家就是钻了这个空子,打着“无蔗糖”的旗号欺骗消费者,所以消费者一定擦亮眼睛,不是“无糖”食品就真的不含任何糖类。
其次,谨防各种糖浆。有些“无糖”食品的产品里面很可能含有淀粉水解物类作为甜味来源,也就是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之类。这些糖浆升高血糖、变成能量的效率,未必会比蔗糖慢多少。要想知道具体食品里面是否含有这些淀粉的水解物,我们可以详细的阅读食品包装上面的配料表,含量从高到低清晰的介绍了每样配料的名称。
再次,甜味剂要慎重。为了保证人们对甜味的口感要求,食品中必须含有相应于糖的替代物,一般采用糖醇或低聚糖等不升高血糖的能替代蔗糖的甜味剂品种,但是这样成本会比较高。于是,我国大部分产品都转向了高效甜味剂,特别是合成甜味剂,比如安塞蜜、甜蜜素、糖精、阿斯巴甜等。虽然这些甜味剂不会参与血糖的代谢,但不代表长期食用不会给身体带来其他负担。它能刺激人的食欲、促进肥胖,对糖尿病人来讲也不是什么好事。
最后,隐形糖不容忽视。“无糖月饼”、“无糖点心”、“无糖元宵”这些所谓的“无糖”食品,虽说不含蔗糖,甜味剂也不会变成葡萄糖,但是做点心的面、元宵的皮儿、月饼的皮和凝固馅儿的原料都是粮食,最终还是都会变成葡萄糖,怎么能说成是“无糖月饼”
、“无糖点心”、“无糖元宵”呢?
温馨提示:所谓的“无糖”月饼,糖尿病人也不能敞开吃,毕竟它本身属于一种高油脂的食品,其内含有很多的面粉、油脂成分,其热量远远高于一般主食,所以对于糖尿病人来讲一定要严格控制吃的分量,避免出现高血糖的症状。
本文已约稿,请勿转载,谢谢~
杨双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Tel:13466339668
新浪微博:@营养师杨双
网易微博:@营养师杨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