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谢榛怀庆诗钞

(2019-07-13 14:59:47)
标签:

文化

分类: 评论

             

                                       

                                        

    

      谢榛,字茂秦,临清州人。以诗著。嘉靖间,

  初游河内,寓何文定家。后又寓河内刘泾、孟县刘

  思问家。在怀赋诗百首。

         《怀庆府志(乾隆本)》卷二十三《人物·流寓

 谢榛 1495-1575) 明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又号临屣山人。山东临清人。早攻词曲,后潜心于诗歌创作与理论研究,以律、绝与诗话闻名于世。与李攀龙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吴国伦和徐中行等享誉诗坛,被称为“后七子”。晚年以布衣身份长期客游诸藩王之间,均受到盛礼接待,足迹遍布大河南北,皆尊称为谢先生。万历三年(1575)到大名府,有客请他赋寿诗百章,至80余首,投笔死去。 有《四溟集》24卷(一说为10卷)、诗论《四溟诗话》4卷传世。

从《怀庆府志》的记载与谢榛的诗作,可知谢榛曾经三次到过河内。第一次到河内,何瑭已经致仕在家多年,他拜访了何瑭,造访了何瑭的山居别业,并且寓居何家,观赏了怀庆的主要名胜:覃怀城楼,玉清道院,王屋天坛,明月山,玉清阁等;第二次到河内,何瑭已经去世,谢榛的挚友河内刘泾罢官在家闲居,此时,郑恭王朱厚烷刚刚获释复国,他晋谒了郑恭王,又适逢郑藩王夫人驾薨,谢榛歌以哀之;他至何瑭家,拜会了何瑭的两公子寿卿、德卿,寓居刘泾家,因其时秋雨连绵,他无机会再游名胜,引为遗憾;第三次到河内,刘泾也去世了,他寓居孟县致仕友人刘思问家,还特地到河内刘泾墓地吊唁,因年事已高,他没能再次游览。

 

初游河内,寓何文定家

 

谢榛初次来到河内,寓居何文定家。他是应何文定公的约请而来的。他的《予将游天坛山适何柏斋侍郎书至云:

西南形胜地,春暖碧桃开。

游子兴将发,侍郎书正来。

冈峦抱灵气,洞壑养仙才。

我欲随高蹈,轩辕百尺台。

《谢榛全集卷八》

诗中的“游子兴将发,侍郎书正来。”是说谢榛打算游天坛山,正好何柏斋侍郎书至。何文定即何瑭,字粹夫,号柏斋。何瑭生于明宪宗成化十年,卒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中河南乡试第一名,次年进京参加会试和殿试,进士及第,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修撰,以不屈于刘瑾,辞官。后刘瑾伏诛,复官,因直言出为开州(今濮阳)同知,东昌府(今山东聊城)同知,山西提学副史,浙江提学副史,南京太常寺少卿、正卿、工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掌院事等职,一般常以侍郎称之。明嘉靖十年(1531)年,何瑭告老还乡,创立“景贤书院”,设馆讲学,著书立说。著有《柏斋文集》、《阴阳管见》、《乐律管见》、《儒学管见》、《医学管见》、《兵论》等。嘉靖二十二年(1543)九月十三日病故,享年70岁,追封何瑭为礼部尚书,谥“文定”。

  谢榛的《秋怀呈何柏斋侍郎》诗云:

                 一望川原衰草平,山云惨淡压孤城。

                 天阴鸿鹄向何处,日落关河空复情。

                 游子欲归聊倚剑,侍郎垂老不论兵。

                 秋来边报正愁思,闻道二师还北征。

                                    《谢榛全集卷十二》

诗中的侍郎垂老不论兵,说明寓居何瑭家时,何瑭已经致仕在家。 秋来边报正愁思,闻道二师还北征。是说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鞑靼朵颜入寇河北昌平,嘉靖派兵征讨。他的一首五律诗题《嘉靖癸卯岁曾寓道院,屡登玉清阁以发吟兴,于今二十七年矣,衰颓且病,竟不获一登,漫成小诗,以志感叹云尔》,诗题中的“嘉靖癸卯岁”,正是嘉靖二十二年 。 可见谢榛初来河内是在该年。此时,何瑭已是古稀之年,年老多病,与国事无可奈何,谢榛离去不久就去世了(何瑭去世是在该年九月三十日)。谢榛此时因国事心情暗淡,满目是秋天的衰草惨淡山云。鸿鹄是诗人自喻,诗人无所依傍,而何瑭已垂垂老矣。

他还造访了何瑭的山居别业,题诗一首《题何柏斋侍郎山居 》:

                 茅宇依泉石,游心自太空。

                 檐垂松叶露,门掩稻花风。

                 世故端居外,天真独卧中。

                 平生爱疏广,今古几人同?

                               《谢榛全集卷八》

    前两联描摹何瑭山居别业的环境:茅宇、泉石、松叶露、稻花风,何其优雅;端居,独卧,是说何瑭行为端正,我行我素,与众不同。疏广:汉东海兰陵人,官至太傅。他曾说:“功成身退,天下之道也。”于是辞官归里,与族人、故旧、宾客共享欢乐。是说何瑭与疏广一样,致仕归里,与乡人同乐。赞扬何瑭的人品

   谢榛首先登临覃怀古城楼,诗云:                    

秋夜登覃怀城楼

                 满城寒杵送人愁,霜气偏侵季子裘。

                 浮海有心聊阅世,御风无术且登楼。

                 虚檐高映苍云暮,古堞平连翠嶂秋。

                 回首不堪乡国远,断鸿飞下蓼花洲。

                                   《谢榛全集卷十二》

    谢榛又造访了怀庆古城西北隅的玉清宫,即玉清道院:

                      玉清道院听余逸人弹琴

                 调高今作伯牙看,俗物相侵自不弹。

                 指下朱弦谁会意,兴中白雪共知难。

                 泉声忽迸三秋爽,松色偏增四壁寒。

                 王屋更期听一曲,仙人并倚石栏干。

                    《谢榛全集卷十四》

他到济源(已属怀庆府),登天坛山,登瑶台,谒小有洞,谒阳台宫:,

登天坛山

                   直上断崖悬,崎岖一径缘。

白云秋满壑,红树老参天。

神护轩皇鼎,灵通太乙泉。

何由结丹侣,共此学长年。

《谢榛全集卷四》

天坛山二首

薜衣草屦离尘氛,曳杖日随猿鸟群。

已黄未黄老树叶,欲动不动空山云。

拟招作赋班内史,兼有写经王右军。

太乙泉头共清酌,啸歌莫道人间闻。

 

日上大荒寒雾开,重峦沓嶂争崔嵬。

山灵制虎昼不出,牧子驱牛时复来。

锦石低邻薜萝径,绛云高捧金银台。

此间胜绝好游眺,谩说祖龙东海回。

《谢榛全集卷十二》

晚登天坛绝顶下有王母洞

遥向蓬壶探海月,谩扶藜杖啸天风。

路盘翠壁千层上,人在苍山万点中。

王母銮归深洞闭,轩皇龙去古台空。

凭虚极望断消息,柿叶满岩秋自红。

《谢榛全集卷十二》

游天坛山五首

                     琳宫逼太虚,石树团清影。

                     怅望白云仙,日沉九芝岭。

                 

                     迤逦石坛西,扶笻任幽讨。

                     秋高天宇清,月照金光草。

 

                     偶逢双玉童,相引蹑云去。

                     犬吠洞门开,三花最深处。

 

                     仙老不知年,相逢问九转。

                     袖中出宝书,历历皆云篆。

 

                     金节荡天风,琼卮对海月。

                     会当骖白螭,飞向蓬莱阙。

《谢榛全集卷十八》

 

游天坛

                  齐岭攀崖自一笻,黄冠竹下偶相逢。

                  振衣直上升仙石,天畔飞霞照万峰。

《谢榛全集卷二十一》

下天坛山值雨

                   名山胜事本难期,洞里烧丹老鹤知。

                   白石青萝千折路,晓冲烟雨独归迟。

《谢榛全集卷一十九》

 

小有洞

洞口瑶花秋尚开,老猿孤鹤几徘徊。

松岩独把道书坐,蓬海虚疑仙驾来。

赤叶风翻千仞涧,苍崖云湿万年苔。

谁知异代还惆怅,底事桃源采药回。

《谢榛全集卷十二》

 

夜登瑶台

瑶台当绝顶,乘月一跻攀。

河岳凭阑外,星辰拂袖间。

身轻云自度,心远鹤俱闲。

几欲招仙子,天风听佩环。

《谢榛全集卷五》

阳台宫古烟萝子居此,饮井泉服人参仙去。

白云,洞名,唐司马承祯修道处

探奇迢递来珠宫,岗峦烟色青濛濛。

一声两声自幽鸟,千树万树皆秋风。

地留参井草堂废,洞掩白云丹灶空。

仙驭杳然不复见,苍凉月出蓬莱东。

《谢榛全集卷十二》

早度齐岭

早发孤村齐岭东,登攀时见海霞红。

云根半出水光外,木叶正酣霜气中。

叠嶂悬崖唯鸟道,深林曲磵有仙宫。

行行独把苍藤杖,好访还丹鹤发翁。

《谢榛全集卷十二》

度齐岭

                   石树苍苍碧汉齐,日高荒野乱鸦啼。

                   樵夫遥指天坛路,绝岭重云西更西。

《谢榛全集卷二十》

夜宿齐岭口

空林烟火夜,茅宇暂幽栖。

缺月低松杪,流星墜岭西。

浩歌当绿酒,逸兴在丹梯。

不见功名客,飘然独杖藜。

《谢榛全集卷五》

山晚

                      日落川原迥,商歌独放情。

                      千峰连暮色,万木乱秋声。

                      流水相回合,闲云自送迎。

                      人家隔烟浦,灯火望中明。

《谢榛全集卷五》

同孟怀之、钱子清酌白云洞

古树敞岩扉,相携傍翠微。

兴高松鹤下,坐久洞云飞。

天地浮生老,山林胜会稀。

不知蝉冕客,白发几人归?

《谢榛全集卷五》

 

拟少陵忆昔行,望王屋、天坛二山作

秦岭(注)路迷愁无那,凉夜疏林老夫坐。

蹇驴齕草人正饥,野翁敲石取新火,须臾炊黍摘秋果。

小有洞天曳杖过,仙境踟蹰岂敢唾,

山灵预知待客星,虎穴应教黑雾锁。

欲蹑玄综不易到,峭壁攀萝壮襟抱。

轩皇驾龙无还期,精华长耀金光草。

少陵题后独啸傲,历揽瑰奇恣所好。

忆昔道傍贤主人,一饭至今尚思报。

别来音问若为通,三十几度梨叶红。

嗟彼枯骨蒿莱中,梦着已忘旧颜面,遥寄此情东北风。

《谢榛全集卷三》

 

济源池

             日斜西岭客徘徊,水底龙宫竟不开。

             独扣栏杆问灵异,婆罗树梢北风来。

《谢榛全集卷二十》

 

聂政墓

轵里空余鸟雀愁,依然落日对荒丘。

          丈夫一诺轻生死,浩叹风前万木秋。

《谢榛全集卷二十》

 

他到河内名胜明月山登临玉清阁:

登玉清阁

玄都丹阁倚云重,我独登高秋兴浓。

槛外苍茫来沁水,窗间灵秀得嵩峰。

老夫多事还堪醉,仙侣千年不易逢。

坐敞幽襟淡无语,夜深凉月在疏松。

《谢榛全集卷十一》

登玉清阁

仙家楼阁压群山,檐外星辰历可攀。

童子烧香松月树,半空清磬落人间。

《谢榛全集卷十九》

夜集汤将军莘夫宅

石榴叶黄秋满庭,绮筵酌酒灯光荧。

川云初暝下白雁,海月欲高空翠屏。

召原关西几时静,燕然石上何人铭?

封侯莫让班定远,况复尔今双鬓青。

汤将军莘夫:汤莘夫,怀庆府户将。

 

《谢榛全集卷十二》

秋夜闻笛

塞鸿欲下何迟迟,长笛隔楼谁一吹?

月冷关山不尽意,风高杨柳无全枝。

征人空馆梦回处,少妇孤灯肠断时。

况我朋游半凋落,山阳作赋千年悲。

《谢榛全集卷十二》

 

再游河内,寓刘泾家

 

谢榛再游河内,何瑭已经去世多年。那年,谢榛也已70岁,与初游河内相距27年。他寓居好友刘泾家。

刘泾,字叔清,号次山,河内人。嘉靖丁未进士,授庶吉士,改御史,出守凤阳,补登州知府、山西兵备,驻防云中八角堡,被诬落职,归里。谢榛与刘泾友善,有多首诗写到与刘泾的友谊:《刘侍御叔清擢守扶风赋此寄赠》《晚过刘叔清留酌》《初秋同刘兵宪叔清游五龙山值雨》《送刘侍御叔清按滇南《送刘叔清侍御清戎河间诸郡》《送刘兵宪八角堡防秋》等。刘泾罢归时,他曾赋诗相送《送刘兵宪叔清归覃怀》:

       旌旗飞出黄尘隔,父老攀辕留不得。

       林中啼鸟尚含情,天际浮云亦改色。

       归种稻田闲赋诗,宁忘南陌送君时。

       圣朝何限山公启,谁似君心吾不知。

                                《谢榛全集卷三》

    诗的前两联,是说刘泾被诬落职归里时,百姓攀辕相送,连林中啼鸟,天际浮云,含情,改色。颔联劝刘泾种稻田闲赋诗,忘记过去。最后又为刘泾鸣不平:谁似君心吾不知。而期望皇帝用人像山公启那样,多听众议。山公,即山涛,晋河内人,官至吏部尚书,他给皇帝的用人启奏,往往拟多人,多种意见,供选择。此即希望皇帝不要偏听偏信。

谢榛再到河内,是为看望被罢归的好友刘泾。那年,是郑恭王朱厚烷获释复国的第三年,即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谢榛与明朝多位藩王有来往,他从山东老家迁居安阳,就是郑藩赵王的安排,又与沈藩王、周藩王交往。这次到河内,他晋谒了郑恭王朱厚烷,受到较高的礼遇,并与之相约同游河内名胜明月山。《郑王殿下约游明月山,张光禄元易走书征诗,复值秋雨不止,有妨远兴,怅然赋此》诗云

               昨朝欲赴翠微期,光禄书来为索诗。

               驿使立催心更苦,病夫坐想兴何迟。

               雨翻二水地成险,云隔诸峰天吝奇。

               遥望无由逐飞盖,路难不独侍臣知。

                                 《谢榛全集卷十四》

   其时,郑恭王朱厚烷获释复国回到河内不久,又适逢郑藩王夫人驾薨,谢榛歌以哀之《郑藩王夫人哀歌行,兼慰国主暨崇德王》:

             宫花五月霜风发,帝子伤心痛到骨。

             久寄淮西同苦辛,才归河内各存殁。

             淑德付彤管,名与山河长。

             淑魂游碧霄,神随夜月光。

             凤觜煎胶奇自见,复接断弦无痕声有变。

             一弹不免调凄惨,再弹使人太悲感。

             谁能缩地登十洲,返魂香草殊难求。

             香草可得魂可返,沁水倒波翻西流。

             君不见,明月山前多宰木,有子攀枝不胜哭。

             去时婴儿今弱冠,几日相看入鬼录。

             朝也悲哀,暮也悲哀,二泉呜咽声萦回。

             中有千年长夜台,泪滴不复生蒿莱。

             父兮母兮且相慰,孝德两全共天地。

                                   《谢榛全集卷三》

       潘左史和甫来自江南谒见郑王殿下赋诗以嘉其志

             笼凤才舒五色文,老臣初谒旧藩君。

             身还河内炎凉过,名定朝端黑白分。

             未见心驰东去水,长嗟气逐北来云。

             于今汉室诸宗传,华殿相论坐夕曛。

《谢榛全集卷十四》

送潘左史和甫归吴门

             琼筵祖饯惜君才,别后吴吟日几回。

             坐看青山帆外转,更怜黄菊客边开。

              长江日动鼋  窟,旧国霜飞糜鹿台。

              归去逢人说帝子,盛名却自险中来。

《谢榛全集卷十四》

   初游河内,寓何文定公家;这次再来,何公已经仙逝。他偕何府,拜会何公两公子孝卿、德卿,并赋诗寄托对何瑭的崇敬与思念:

忆何文定公兼呈孝卿德卿

忆昔登龙初见时,危哉夫子重予悲。

孤高迥立寒山并,清苦无言霜月知。

二顷薄田秋赋税,百年老圃旧茅茨。

试看伯仲能传业,吾道悠然系所思。

《谢榛全集卷十五》

 

寄王佐之、何善夫二通政

河内秋风摇落时,故人北望报书迟。

白衣自合山林赋,禄食应劳日夜思。

月冷蘸坛仙驾杳,云封武库帝裳垂。

迩来章奏匡时切,独有银台得预知。

《谢榛全集卷十四》

 

 嘉靖癸卯岁曾寓道院,屡登玉清阁以发吟兴,于今二十七年矣,衰颓且病,竟不获一登,漫成小诗,以志感叹云尔

                   几欲登仙阁,年来筋力衰。

山青不在眼,云白更依谁?

碧海三山梦,瑶台万里期。

老夫仍世累,且报木公知。

《谢榛全集卷十》

谢榛第二次来河内,正值秋雨连绵,与郑王殿下约游明月山不能,只能寄怀于这些名胜:                            

怀玉清阁

紫阁登临处,秋光入品题。

窗吞河岳尽,檐压斗牛低。

客路孤城外,仙坛万岭西。

浮丘分袂后,望断白云梯。

《谢榛全集卷八》

怀小有洞

逼天王屋胜,一洞抱空虚。

地势通瑶阙,山灵护宝书。

烧丹非我事,度世定谁居?

黄鹤西飞去,云霞思有余。

《谢榛全集卷八》

怀紫薇宫

断山经过处,三十六回泉。

石树迎华月,瑶宫带紫烟。

异香犹入夜,飞驭俨横天。

借问丹台上,于今复几仙?

《谢榛全集卷八》

淫雨至中秋不绝有感

              苦雨生寒揽敝裘,移书庶莫滴床头。

              谢庄难赋今宵月,宋玉还悲故国秋。

              零落不香丹桂老,团圆无影素娥愁。

              积阴迥蔽千峰色,乱响高奔万壑流。

              袁渚那堪空系舫,胡床何必更登楼。

              欲横铁笛天坛上,吹散重云望九州。

《谢榛全集卷十七》

他只有浩叹:

可叹二首

几醉覃怀酒,兹来何苦辛。

龙精剑自古,燕石宝非真。

天地长容客,云雷暗有神。

浮生莫太急,朝露槿花新。

 

世事底相迫,人间谁独醒?

行歌仍白石,把阅且黄庭。

山迴云时出,天高霜夜零。

菉葹无久色,松柏向人青。

《谢榛全集卷十》

 于是他寄书于朋友:

            秋雨连绵,南望洛阳,因寄吴大理、

温中丞、谢给事、刘兵宪、吕太守词丈

             白首飘蓬来自西,旧交南望感云泥。

             周南文物犹逢汉,邺下词人久别齐。

             河涨蛟龙秋怒转,雨昏乌鹊夜愁栖。

             嵩峰暗落三花树,空约登攀去路迷。

《谢榛全集卷十四》

秋雨太多,赋诗志感,以示同怀者和之

秋来农事苦,久雨失前功。

日晷冥冥外,天心默默中。

恩深自古患,怨少几人同。

遥望垂衣主,谁为击壤翁?

《谢榛全集卷十》

久客

                   为客不知久,同怀相见频。

                   河山偏入赋,风俗更留人。

                   镜里双愁鬓,灯前一病身。

菊花零露满,秋色几枝新?

《谢榛全集卷十》

 

 

三  三游河内,寓孟县刘思问家

 

刘思问,字汝知,孟县人。嘉靖丙辰进士,累官推官、御史、南京户部尚书等职。以疾乞归乡里。刘思问与谢榛友善。谢榛第三次来河内,是十年以后(他的《明月山下逢武傧相克仁话旧》诗云:“车马西来自泽州,思君不见十经秋。”)

刘泾去世,他来墓前凭吊。此次,他先到孟县,寓居刘思问家,然后即赴河内凭吊刘泾。《哭刘兵宪叔清墓》云:

       海天倚阁赋蓬莱,忆昔滇南万里回。

       绝徼碧鸡曾抗疏,圣朝金马不凡才。

       人间往事余秋草,身后流年闭夜台。

       沁水伤心不西返,更堪风雨重予哀。

                                    《谢榛全集卷十四》

他再次游游了明月山:

独步明月山因睹荒凉遂阻游兴

荒山白草路盘盘,却忆仙家倚石栏。

落日疏烟秋色好,玉清阁上几回看。

《谢榛全集卷二十》

明月山下逢武傧相克仁话旧

                车马西来自泽州,思君不见十经秋。

                相逢把袂成悲感,明月山前两白头。

《谢榛全集卷二十》

清化谢园梦蔡太守子齐写兔赋予亦作诗

草庭寂寞夜鸣虫,月照人间梦不同。

  神定岂妨文字扰,才疏聊借彩毫工。

  双鱼寄意浮沉里,五马停骖恍惚中。

  汾水沁流非一脉,故人缩地共秋风。

 

他行走在覃怀道中:

覃怀道中

候雁来何急,相呼入远空。

朔云低晚树,野吹卷秋蓬。

烽火孤征外,关城百战中,

迩闻胡马遁,诸将欲论功。

《谢榛全集卷八》

 

他行走在孟县道中:

孟县道中三首

                           

 村家农事毕,积雨漫成河。

                    白聚野凫净,红垂秋柿多。

                    年衰仍浪迹,转调是劳歌。

                    一诵鹪鹩赋,归欤向薜萝。

                             

去去已云倦,秋天菊正花。

阴晴客在路,南北雁为家。

薄俗身难定,浮生鬓易华。

仙人不可见,何处问丹砂?

客行淫雨后,细雨亦堪愁。

林鸟畏沾湿,河鱼争荡游。

草寒黄色动,山黑暮云浮。

戴笠谁家子,荒坡尚牧牛。

《谢榛全集卷十》

望紫金山有作

                 隔河一带碧嶙峋,薄暮登台注望频。

                 古洞深松归老鹤,金山瑶草待幽人。

                 泉奔巨壑常风雨,月傍高坛自鬼神。

                 丹侣有期应不负,三花树底醉长春。

《谢榛全集卷十二》

 

寄紫薇宫李道士

                 忆昔仙宫宴赏频,步玄曲调一时新。

                 玉壶倒泻沧溟水,瑶草平分阆苑春。

                 檐外片云闲似我,阶前孤鹤老于人。

                 别来几度惊秋序,梦绕烟萝古涧滨。

《谢榛全集卷十二》

晚至覃怀驿闻董兵宪叔化已之上党怅然有作二首

         沁水堤平驿路分,太行驱马不逢君。

         神交两地共明月,兴寄三秋孤白云。

         圣主西忧劳简命,名卿北聚感离群。

应论六代多骚雅,灵运流风或有闻。

 

宪节西行渡潞河,洛中人物更谁过?

苏秦历国功名细,贾谊匡时涕泪多。

万姓无虞安稼穑,三关有策偃兵戈。

嵩山灵秀天分与,遥为君侯一浩歌。

《谢榛全集卷十四》

 

过汤户侯莘夫话旧

                   昔日君家种海榴,重来风物使人愁。

                   壮心自觉荣归思,白首相看忆胜游。

                   盘谷阅碑山日晚,天坛倚杖岭云愁。

                   至今堪笑疏狂处,鬓插黄花问酒楼。

《谢榛全集卷十五》

寄何敬亭通政

相别覃怀十二年,西来宰邑各云天。

形容应是山灵识,姓字犹闻野老传。

沁水寒声喧日夜,蓟门秋色浩风烟。

宁知有客时多感,何异荆南王仲宣。

《谢榛全集卷十四》

何敬亭:河内人。

夜雨徐明府子研枉驾旅寓

冒雨一乘兴,仆夫应畏难。

交从今夕定,情自故乡看。

城迥钟相隔,槐疏鸟共寒。

携樽慰旅况,冯铗不须弹。

徐明府子研:即徐慎独,孟县知县。

《谢榛全集卷十》

雨中与徐子研、乔鸣周夜集刘叔可书斋,徐公复延县宅同宴,时零雨转急,雅谈弗已,赋此以纪胜会云

托乘冲泥灯火明,我来连醉孟州城。

一时多赋飞扬兴,两地同官聚散情。

雨外冥冥秋气转,树间滴滴夜寒生。

菊花太湿谁攀折,佳会难期九日晴

《谢榛全集卷十四》

 

谢榛三来怀庆,足迹遍布怀庆的主要名胜,留下了大量诗篇,据《怀庆府志》记载,约百余首。然而,这些诗篇,或遗,或散,在他现存的诗集、全集中也难以找全。而《怀庆府志》只收录了《怀玉清阁》《怀紫薇宫》《望紫金山有作》三首。《河内县志》收录了题何柏斋侍郎山居 》《覃怀道中》《秋夜登覃怀城楼》《独步明月山因睹荒凉遂阻游兴》《明月山下逢友》(明月山下逢武傧相克仁话旧》)《覃怀》(即《可叹二首》之一)六首,共计九首。本文所收集的         六十四首,也只是一部分。就是这了了数十篇,也足以看出谢榛对怀庆这一方山水的热爱,对怀庆人的深厚情感;可以领略到谢榛诗歌的艺术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