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魏晋人物晚唐诗

(2009-09-20 10:24:47)
标签:

杂谈

 

    翻看中华文化史,一句千古名言赫然在目:“魏晋人物晚唐诗”。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光辉篇章,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怀川儿女的骄傲。

    魏晋是一个真正的乱世。乱世出英雄,这又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崛起过一大批铁血英雄,弘扬过一种轰轰烈烈的生命意识和“成者为王败者寇”的石盘般的政治信条.他们龙虎相斗,中原逐鹿,血流成河,尸骨遍野,历史在他们的手中剧烈震颤,但到头来却依然一个个被历史所埋葬。英雄们逝去之后,悲壮的鏖战不见了,宏图奇谋不见了,于是历史再度进入一种无序的混乱状态.与这些盖世英雄、奸雄、枭雄相媲美的一代文人名士,大多死在这些“雄”们的屠刀下,他们的姓氏,业绩,人格,声望与他们的鲜血一起渗入中华大地,渗入文明的史册。在铁和血的夹缝中侥幸存活的名士,有的吓坏了,低眉躲开,庸俗了,胆怯了,圆滑了,变节了,噤口了;有的从惊吓中回过神来,重新审视历史和自身,思考历史的哲学和人生的哲学,从混乱和血泊中惊醒到一种新的生命感悟,并使自己脱胎换骨,以一种全新的生命方式傲视传统和权势,摆脱束缚,回归自然。这种从血腥的历史中压挤出来的历史人格和文化人格,便是中华文明史上称道千古的“魏晋风骨”,具备这种风骨的名士便誉之为“魏晋人物”,而在魏晋人物中典型的代表是“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是魏末晋初七位文人名士相友善,在竹林间悠游聚会的雅称。这七个人是山涛(字巨源、河内人)、阮籍(字嗣宗,河南人)、嵇康(字叔夜,谯人)、向秀(字子期、河内人),刘伶(字伯伦,沛人)、阮咸(字仲荣、河南人),王戎(字浚仲、琅琊人)。他们是一群性情旷达,才高志远,文采翩翩,不同流俗的典型文人,常在竹林间饮酒长啸,娓娓清谈。

    他们是文学大家音乐大师,又都嗜酒如命。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浪漫、浪漫、浪漫,浪漫地饮酒,浪漫地清谈,浪漫地嬉戏,浪漫地悠游,浪漫地赋诗长歌。他们中,阮籍长于五言诗,文思高远;嵇康长于文辞,笔力凌厉;向秀长于韵文,清幽旷远;山涛长于书启,透切雄深;刘伶善赋,格调新奇;阮咸、王戎的文章少有流传,但清新雅致,高谈阔论,想来定是十分动听的。他们就活动在古河内这片青翠的竹林间。

    一般说来,竹子生长在江南水乡,北方少有;成片成片,阡陌相连,以致于汇竹成林,在北方更是罕见。但在这片水土殊异的土地上,时至今日,从沁河南到沁河北,仍然可以散见到一片片的竹林,以山王庄为中心的几个村庄更是竹林森森,篁篁萋萋,山光水色,称奇称妙,曾使遍游大江南北的风流皇帝乾隆驻足吟诗:

竹坞覃怀胜,清秋税六骖。

筠篁过淇澳,风景似江南。

引水村舂熟,垂林野实甘。

惟应与休息,循吏孰庞参。

    经过一千多年的水土变异和人工砍伐,如今的片片竹林依然可观,当初七贤选定这样一处风水宝地真可谓慧眼独具,灵性独运了。在这里,山水的灵性启发他们的灵感产生了许多鸿篇巨制:嵇康的《广陵散》、阮籍的《咏怀诗》、《达庄论》、向秀的《庄子隐解》、山涛的《山公启事》、刘伶的《酒德颂》等等都是响彻千古的绝唱,中华文明的瑰宝。在河内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有过他们,是中华文化的幸运,是河内儿女的骄傲。语曰:“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我们,曾经拥有!

    清代范照藜有诗赞曰:

            雅境堪游是竹林,七贤游览订同心。

            箢筜不改青青色。芳躅何人解嗣音。

   在怀川,和魏晋一代风流人物遥相辉映的是晚唐的诗歌。盛唐自有盛唐的伟大,李白、杜甫自有李白杜甫的风骚,但历史发展到晚唐,王朝的气数已日渐衰微,诗坛上却出现了奇异的回光返照:“小李(商隐)杜(牧)”,特别是李商隐,以他博大深宏的悲剧意识,编织成一曲曲深微婉曲,博丽精工的诗歌,倾诉爱情的欢乐和痛苦,相思和失恋,理想的追求与幻灭,以及在人生污浊的长河中被误解的不尽痛苦,向人们展示他心灵中瑰丽的神致,为唐王朝的覆灭唱了一曲曲哀哀的歌是中国诗坛的奇葩和绝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河内儿女骄傲。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唐怀州河内人(今河南沁阳)人,他出生于一个式微的贵族家庭,一生在党争的夹缝中生活,郁郁不得志,长期作幕僚,曾官至秘书省正字,后又做过三年盐铁推官。晚年在贫病交加中怀着永远无法实现的匡国救民的夙愿,于寂寞凄凉中去世,年仅四十六岁。他一生的主要著作有《玉溪生诗集》存诗六百余首,《樊南文集<甲集、已集>》存四六文八百余篇,另有赋一卷,文集八卷,别集二十卷,蜀尔雅三卷,桂管集二十卷,杂集六卷都已亡  不传。

作为晚唐诗坛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李商隐的诗风格独特,变化奇幻,独领风骚,被人誉谓“高情远意”“沉博绝丽”寄托深而措辞婉,可空百代无其匹也“。他是中国象征主义和朦胧诗的鼻祖。他创作的大量诗歌中,特别是独创《无题》诗体中,用他那异常活跃而敏感的悲剧意识,向茫茫大千世界探索,他滴血的心灵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创造出朦胧曲折的幻境,变化莫测的意象,奇瑰幽丽的情思。他的许多首诗,是千古之谜,至今犹难索解。他是善于用典的圣手。他自幼饱读诗书,有深厚广博的古典文化知识,经史掌故罗列胸次,信手拈来,皆成华章。他溶载古今,精巧切当,沉着简练,叹唱情深。但是,这种用典的滥觞,开“西昆体”诗人拙劣摹仿的先河,流弊百年,是中国诗史的遗憾。他词清句丽,字字锤炼,是中国诗坛唯美主义的一面艳旗。他是个极富艺术感的诗人,对美有其独特的会心之处,既有绮丽华艳,词采浓重的华章,又有穆如清风流云的白描之作。他的诗字字锤炼而又不露痕迹,声情和谐,自然流美,如汩汩清泉,如莹莹明珠,光彩夺目,辉映千古。

    李商隐的诗歌一千多年来为千百万读者所倾倒,他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等名句,在中华大地已是家喻户晓,妇孺成诵。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中国文学史上,大诗人直接描述怀川风情的诗作不多见,而李商隐,毕竟是河内儿女,在他现存的诗集中,有许多描摹怀川的诗,如《河阳诗》,《河清与赵氏昆季宴集得拟杜工部》,大量《无题》诗中,有的正是在玉阳山学道时所作,或对那一时期生活、人事、爱情的追忆:如《玉山》《圣女祠》《日高》《无题》(相见时难)等。明确表示《河内诗》的有两首,其中一首《湖中曲》曰:

                阊门日下吴歌远,陂路绿菱香满满。
                后溪暗起鲤鱼风,船旗闪断芙蓉干。
                倾身奉君畏身轻,双桡两桨樽酒清。
                莫因风雨罢团扇,此曲断肠惟此声。
                低楼小径城南道,独自金鞍对芳草。
    这不分明是在写沁阳市城内天鹅湖这一片水域吗?河内素有“舟楫之郡”、“小江南”的美称,城内四面环水,绿菱飘香,芙蓉田田,渔舟翩翩,一千多年前的诗人李商隐坐在故乡的湖船上,饮酒赋诗,忆念故人,该是怎样一种美丽而凄婉的情景!而《楼上曲》写的河内何处?却成了千古之谜:

            鼍鼓沈沈虬水咽。秦丝不上 弦绝。

            嫦娥衣薄不禁寒,蟾蜍夜艳秋河月。

            碧城冷落空蒙烟,帘轻幔重金钩栏。

            灵香不下两皇子,孤星直上相风竿。

            八桂林边九芝草,短襟小鬓相逢道。

            入门暗数一千春,愿去闰年留月小。 

            栀子交加香蓼繁 ,停车伫苦留待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醒月
后一篇:咏梅三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