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聪明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2009-11-30 18:49:18)
标签:

育儿

教育

路路

好奇心

运动能力

分类: 原创杂文

聪明的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摘翻版 

    聪明的孩子为什么不听话?这要求家长应细心观察,孩子是从什么时候、从那件事开始不听话的,找到了原因就好解决了。

    一、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的初现

    邻居有一男孩,大家都夸两岁的路路聪明可爱,可他妈妈最近在抱怨:路路真是越大越不听话了,早上我急着去就上班。他就急着跟我捣乱,我这边帮他穿上鞋了,他那边趁你不注意就脱下亲……平时在家里越是不让他做的事他偏要做,种花我要去他也会用丢捏一招;沙发套后面的拉链也要拉开,掏出里面的东西看看;你刚把玩具收拾到篮子里,他那边又一股脑全倒在了地上;有时他连打火机、插座、暖水瓶都想去碰碰……害得我们每天都要对他“严加防范”。后来我把上述的观点和她讲了,她经仔细观察后就发现了情况。

    二、运动能力发展了是孩子不听话的主因

    随着体格的快速发展,孩子的身体活动能力逐渐成熟,异常渴望扩大自己的独立活动空间,因此不断地去独立尝试做新的事情。这时,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行为会加以阻拦和限制,使宝宝产生不满情绪,自然就跟妈妈对着干了,所以“不听话”。

    路路最初的“不听话”就是这样造成的,他只是想运动一下自己的身体,到处摸摸碰碰,只有通过这种运动尝试,他才能不断地获得感性经验,发展运动能力,提高认知水平。如果你像监视“犯人”一样监视宝宝,他想碰什么都被拒绝,只会激发他更强的好奇心,他一旦有机会就会再去尝试。

    孩子不听话的心理路程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孩子有了自我意识。孩子两岁以后,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有所提高,加上他开始意识到了“我”的力量,因而什么事都想参与,但这种表现往往与你的规范相抵触。如果你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他身上,他就会反抗,进而产生挫折感,时间一长就变得越来越“不听话”。

    路路就是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想尝试周围的世界,发现自己的能力,可妈妈不仅不理解和支持,还总是想方设法阻止他的“破坏行为”,惩罚他的“不听话”。这不仅会加剧宝宝的“不听话”,严重时还会导致亲子关系的恶化。

    二是好奇心做怪。孩子的好奇心强,对什么都要摸摸碰碰。如果你不理解这种好奇的探索心理,认为宝宝是在胡闹、调皮而限制他的行动,甚至训斥、打骂他,很容易引起宝宝不满,“不听话”就由此而生了。

    可见,孩子早期的“不听话”和儿童时期的不听话,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你不能简单地阻止他,而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对待成长中的孩子。

    三、孩子“不听话”,家长该怎么做

    1、给予理解和尊重

    孩子开始不听话的时候,就是他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这么做无非是想获得成长空间,要求和你有一样的平等地位,此时对他的行动不要轻易干涉。在孩子最初要自己做什么的时候,不妨满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指导。这样,会使孩子觉得你尊重他,自尊得到了维护的孩子会获得愉悦感和成就感,自然会做一个听话的孩子。

    2、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当孩子对某些物品感兴趣时,他会不顾一切地想得到,还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这时你不能粗暴地制止,而是提出一些他更感兴趣的建议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并及时带他离开目标物品的出现地。比如当孩子非要拿桌上的水晶球扔着玩时,你可以给他一个皮球。并带他到另一个房间,陪他一起扔着玩。

    3、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合理要求

    在确保孩子远离危险品的情况下给他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为了让孩子远离危险的东西,最简单的方法之一便是为他提供其他的替代品,同时给他设立一定的规则,对他的探索进行一定限制,因为此时的孩子对可触摸与不可触摸的东西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

    主动提供一些有趣的玩具和物品有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把精力集中于可满足探索需要的活动中。试着给他多提供结构性玩具,让他拼拼拆拆;引导他创新旧玩具新玩法或把废弃物当玩具,如把旧报纸揉成球当足球踢,既满足了他的好奇心又满足了他渴望动手操作的愿望,他一定大为开心。

    当孩子提出合理的要求,特别是当他遇到自己能力范围可以解决的事情时,如要求自己穿衣服、洗脸等,请及时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这会使他体验到成就感和愉悦感,也能避免“不听话”行为的产生。

    4、用正确的语言与孩子交流

    用何种方式与孩子交流,直接影响他的行为表现。建议多用正面而积极的话语。比如不要对孩子说“不要把花捏碎了”,而说“这花朵多嫩呀,宝宝要用手指轻轻地碰它”。不要使用“不”字,因为“不”字会吸引他的好奇心,加剧他想尝试的欲望。

    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话语。比如他在超市看到了一个和家里一模一样的玩具时,他非认为那个就是他的,非要拿回家去,这时你如果对他说,“宝宝,小汽车现在想妈妈了,它想趁着你不玩的时候,回家来看看妈妈。可是当我们回家时,妈妈保证,它肯定也会回家的!”这样和孩子交流,他就不会赖着不走了。

    最后想说的是我非常欣赏《每个孩子都是天才》文中这样一段话:在这个世上,没有不听话的孩子,只有不会说话的父母;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只要我们家长方法得当,好奇心再强的顽儿都会在科学方法的指点下变成乖宝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