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节不收礼要送就送好业绩
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摘翻版
“刚开学马上就是教师节,愁死了!真不知道给孩子的班主任和老师们送点什么礼物表达心意。送花?很虚伪,不实用。送茶杯、水壶?太老土。大伙晒晒啊,都送点什么好啊。不送,行得通吗?”学生开学头一天,在一些网络论坛上就看到了家长们相互晒起了教师节“礼单”。有提议请老师下馆子大撮一顿的,也有提议送些精美小礼物的。
今年的9月10日是我国第25个教师节,随着这一天的临近,笔者发现学生和家长们也开始忙了起来,纷纷考虑在这个节日里,该怎么表达自己的心意。而教师节该不该给老师送礼的争论似乎一直就未停止过,网络论坛中也不乏对这种社会现象的口诛笔伐。
“教师节送啥礼都成了我的心病了。”家住劲松的家长胡先生说,自己的孩子刚上小学3年级,每年教师节前的这段时间,很多家长都在相互打听别人送不送礼,送的什么礼,生怕自己不送或送的少了让孩子“吃亏”。
回头看看,从最初亲手制作手工贺卡,到送挂历、送鲜花,再到后来衍生出各式各样的礼品饰品,“教师节经济”近年来的发展势头逐渐强大。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在淘宝网上搜索看到,关于教师节礼物,有的卖家甚至还“贴心”地列出“八项注意”,指导买家该如何选购礼品——不要送太贵重的礼物,会显得太功利被老师拒绝;不要直接去问老师喜欢什么礼物,这样多半会遭到拒绝,诚意也会受到怀疑;不要送一些不切实际的礼物给老师,要考虑老师在日常生活中能否用到你送的礼物……
其实,教师节该不该收礼也是老师们头疼的事。各个学校都有明确规定,不允许教师接受家长送的礼物,可每年教师节,家长们都会送来各色礼物,一些家长还比着送。老师如果不接受,家长会觉得自己的礼物老师没看上或者对自家的孩子有看法,担心孩子今后在班级里所受的待遇。收了,又违反了学校的规定。
“理解就是给我们最好的礼物。”许多教师在网上坦言,现在她们身上的责任和任务越来越重,对于在校的学生来说,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学生的全力配合,就是最好的礼物。如果说真的要送些什么表达心意的话,老师们更愿意接受学生写的亲笔信,或是在节日当天接到孩子们打来的祝福电话和短信。
老师更喜欢自己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教师节想给老师送礼的不仅仅是校内的学生和家长,还有大学毕业后走上社会各个岗位的学生们。当老师看到曾经是自己学生们有的做了科学家,有的闯出一条创业路,有的走上领导岗位等等,他们会无比的自豪,在老师的心中,好业绩要比好成绩强得多,因为这是一个育人成才的证明,也是老是成功的证明,所以这礼物比任何礼物都要贵重得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