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橡皮图章下社会实践的内幕(原创)

(2009-08-18 05:50:51)
标签:

校园

社会实践

橡皮图章

假期作业

内幕

分类: 原创杂文

揭秘:橡皮图章下社会实践的内幕

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摘翻版

    暑期即将结束,社区居委、街道办事处的图章又开始“吃香”起来。一些忙于应付的学生,纷纷来这里为自己的社会实践“找门路”。许多明明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学生,也来要求“盖章”,弄得他们左右为难。如长期以往,这比不参加社会实践更糟糕,孩子如果从小就学会弄虚作假,将来还有什么诚信可言?
    1、社会实践“走了样”
    每年寒暑假,都是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极好时机,各地有许多中小学,都把参加社会实践作为假期作业的“重头戏”,而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相关规定,要求学生完成社会实践并取得相应证明,本意也是想通过考核,来促进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这项“假期作业”,对学生的心灵是一次洗礼,同时也作为德育表现而载入学生成长手册。学生获得的“证明”,更多意义上是青春的佐证。
    不过,目前一些中小学的学生社会实践却“走了样”,其中不少具有弄虚作假的成分。有的明明一次都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却死磨硬缠居委会“发发慈悲”;有的学生象征性地在社区扫了一刻钟的地,也要求居委会出示证明;有的家长心疼孩子,竟然充当“替身”,自己做起了社区志愿者,最后却要求将“荣誉”算在孩子头上……
    新学期开学后,一般学生都会交来大量社会实践证明。一些老师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明知道那些充满溢美之词的所谓“证明”水分很大,但为了学校形象,也只好选择睁一眼闭一眼。
    2、实践岗位“僧多粥少”
    实际上,不少学生原本对社会实践抱有很大
期望,也确实联系过一些单位,但现实情况是岗位太少,一些单位干脆就不愿意接受学生。一位今年升入高二姓李的学生说:“我从暑期一开始就找社会实践岗位,但找了好多单位都被婉拒。现在暑期快要结束了,我的社会实践登记表还没有盖章,我也不知如何是好。”
    不能完全怪学生不诚实,因为本身的供需就存在问题。学生没有证明图章,开学后也难以交代。有的家长建议,孩子在自己住的大楼参加卫生大扫除,或帮助邻居家老人幼儿,是否也可列入社会实践的范围。
    3、实践为重,道德为先
    对社会实践中出现的弄虚作假现象,许多德育工作者表示不能容忍。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是为了走形式,也不能装门面,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促使学生通过这个社会大课堂,不仅学到本领,而且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实践为重,道德为先,如果只为弄个假证明,那就完全违背了初衷与本意。由于学生社会实践大多是在暑期,家长成为最直接的见证人,因此,家长对这种现象不能麻木不仁,甚至怂恿孩子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一纸证明。如果说,社会实践是“端口”,那么诚信是“闸门”,一旦诚信丢了,一纸证明非但没有用处,而且会贻害孩子,家长应算清这笔“账”。

    对学生还是要晓之以理,把道理说清,把要旨说明,通过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学生应该知道弄虚作假的害处。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就能杜绝“光盖章不实践”的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