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少年从拯救到整死中提示了什么
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摘翻版
8月2日凌晨,一位十五岁的花季少年邓森山永远地离开了他的父母,倒在了广州番禺励志体育活动策划服务部在南宁开办的“起航拯救训练营”里。逝者已逝,生者难安。邓森山的父母为给孩子治网瘾,却最终断送了孩子的性命,这样的人间悲剧不能不让我们觉醒。
网瘾少年在训练营突然死亡
邓森山是一个1993年出生的男孩,今年7月刚从资源县二中初中毕业。邓森山的父母称,孩子性格温和,喜欢运动,学习成绩一直不错,但在初三的时候,邓森山迷上了网络游戏,整天沉溺于网吧,学习成绩开始下降,也不爱锻炼身体了。今年7月末的一天,邓森山的父母看到“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的广告,称通过对孩子进行适当的体能训练和心理辅导,最终达到消除孩子各种不良习惯、培养良好品质的目的。8月1日下午,他们便带着孩子到该训练营报到参训,并交纳了辛苦积攒的7000元学费。邓森山参加了当晚的训练,8月2日凌晨2时许,在宿舍发生呕吐现象,凌晨3时许被送到吴圩卫生院抢救,3时40分,经抢救无效死亡。
南宁起航拯救训练营训练营招收的主要是18岁以下的青少年,是广东番禺励志体育活动策划服务部与广西电子技工学校租用广西石油基地服务中心明阳石油基地场地合办的。
据查,死者身上多处受伤。目前,南宁市公安机关对此事已经立案侦查,并对涉嫌故意伤害的4名犯罪嫌疑人依法进行刑事拘留。那么这起案件为我们提示了什么?
提示一:规范网瘾戒除机构是当务之急
虽然这是一起因救治网瘾而引发的偶然事件,但带来的警醒却是极为深刻的。
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令人痛心的,说到底是培训机构在违反《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规定、运用超过青少年身体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比较野蛮和暴力的手段、错误救治网瘾过程中的一起恶性事件。
由于网络游戏的泛滥和网吧的日益增多,网瘾青少年已从当初的400多万增加到1300多万,不少孩子辍学,整日泡在网吧里,有的已经走到了犯罪的边缘,家庭失去了以往的和谐。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们心急如焚,网瘾救治市场于是应运而生。据初步估计,全国已有300多家救治机构。很多救治机构不是以戒除网瘾为主,而是以谋利为目的,每月收费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由于缺乏管理,这些网瘾救治机构从药物到机械,从强制到暴力,各种治疗方法和手段五花八门。
正是由于网瘾救治市场管理混乱,才最终导致了邓森山的悲剧。青少年网瘾救治机构应该具备哪些资质,是归卫生部门管还是归教育部门管,尚没有一个明确规定,应尽快加以规范。
防治网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单靠某一个部门很难彻底解决。无论如何,都要以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为最高准则,各网瘾救治机构应采用科学方法救治,不能简单粗暴。
提示二:应尽快出台网瘾诊断和救治标准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网瘾是不是病,是精神疾病还是非精神疾病,社会各界一直争论不休。
网瘾不是精神疾病,只是认识问题,行为认知问题,属于心理问题,家长不能病急乱投医。邓森山悲剧将促使政府部门加大对网络游戏和网瘾救治市场的整顿和管理规范。目前,国家对何为网络成瘾没有制定标准。为了赢利,一些训练营或救治机构不择手段,实际上是在摧残青少年。邓森山事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他呼吁相关部门要及早介入网瘾救治工作,制定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出台网瘾救治的专业规范,并提出网瘾救治效果评估细则,完善网瘾救治的整个链条。
提示三:要高度重视网瘾引发的社会问题
治本要从源头治起。由于电脑的过度娱乐化,网络的过分游戏化,不良网络游戏泛滥,导致我国网瘾网民激增。他指出,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游戏的监管和审核,对网络游戏进行分级、审核、公示,要告诉青少年什么样的网络游戏是适合他们玩的。
国家有关部门对网瘾的预防戒除应该做些具体的工作,如设立国家级网瘾预防和救助中心,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对网络游戏进行分级等。此外,网络游戏企业应该尽到社会责任,如出资建立国家级网瘾预防和救助基金。
我们已经进入了网络时代,对网瘾及救治市场该管管了,否则将后患无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