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猛海鲜煮熟后再吃
(2012-08-28 16:22:52)
喜欢到海边游玩和生吃海鲜的街坊注意了!日前,宁波市第一医院的急诊科主任宗建平发布微博称,宁波发现了一个海洋创伤弧菌感染病例。目前这名染病的老伯已经出现多次感染性休克,心、肺、肾等多器官衰竭。
为此,记者特意咨询了多家医院的急诊科主任,他们均表示还没有收治过类似患者,并称这种病的发病率较小,比较罕见。
生吃海鲜易得寄生虫病
鱼生、生蚝、贝类一向是许多人餐桌上少不了的美味,尤其到了夏季,生蚝更是许多人最爱的宵夜。但殊不知,不正确的饮食习惯,会让品尝海鲜也“暗藏杀机”。
据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王正维介绍,生吃海鲜容易引发痢疾、霍乱、甲肝等疾病。他提醒市民:“海水里往往带有各种病菌。尤其是浅海区,受污染的程度更明显。”这些病菌会寄生在海洋生物体内,一旦这些受污染的海鲜没有经过处理,直接食用,很有可能会引发疾病。
据介绍,食用毛蚶、泥蚶、蛤类、牡蛎、蟹等,容易造成甲肝传播;食用生鱼片、生虾肉,采用涮或烧烤方式烹煮海鲜,海鲜未熟透;或者炊具、容器生熟不分,极易引发寄生虫病,如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和广州管圆线虫病等。“最主要原因是海鲜没有煮熟,病菌随着海鲜进入人体。”王正维说。
此外,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梁子敬强调,海鲜并非煮熟了就“万事大吉”。他提醒市民,并不是所有海鲜都可以食用,比如深海大鱼往往就含有毒性极强的雪茄毒素,食用后易产生恶心、腹痛、有麻痹刺痛感等症状。此外,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海鲜,过敏体质的人吃了往往会出现皮疹,浑身瘙痒,严重者甚至会呼吸困难。
被海洋生物割伤 感染几率大增
此外,有医生表示,市民夏天到海边游玩也要留意脚下的潜伏“危机”,例如散落在海滩上的贝壳、水母、螃蟹等生物都可能随时化身“隐形杀手”。一旦被海洋生物的外表刺伤或者割伤,感染疾病的几率就大大提升。梁子敬说,许多人在海滩上皮肤出现了创伤都不以为意,并没有很好地处理伤口。“这给病菌留下了机会。”他说,“病菌从伤口进入体内后是很容易感染疾病的。”他提醒市民,在海边发生创伤应及时消毒并进行包扎处理,严重者应送往海滩附近的医务室或者医院救治。
糖尿病患者走在沙滩上更应该留个心眼。因为糖尿病患者的脚一旦被海洋生物刺伤或者割伤,就很难医治,极易演化为糖尿病足。轻者足部溃疡,重者甚至要面临截肢的风险。因此,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在海滩上尽量不要赤足行走,也不要行走太久,以免受伤。(大洋)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