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10
准确详细记录发病时症状
避免癫痫诊疗误区
汪银洲: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卫生厅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福建省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世界卒中协会委员,世界神经科学讨论组会员、美国抗癫痫协会会员。擅长脑血管病、癫痫、头痛等疑难杂症的诊治。
门诊时间:每周二、周五上午
特诊时间:每周五下午
□ 本报记者 王君
24岁的小杨大学刚毕业,本该拥有美好前途的他,却因为患有癫痫而无法正常工作生活,痛苦不堪。几年来他到处求医,吃了大量的药,还做过手术,但癫痫还是时常发作。去年,他慕名来到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汪银洲的门诊。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如今,小杨的病再没有复发。
癫痫在很多人眼中,是一种治疗难度很大的疾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往往也不高。但在汪银洲看来,70%~80%以上的病人癫痫发作是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的,小儿患者的治愈率更高。在既往的癫痫诊疗过程中,他采用了一些新的手段,除了使用抗癫痫药外,还另加了多药抗药基因抑制剂,成功地治疗了很多难治性癫痫,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数癫痫发作可以控制
汪银洲介绍,癫痫是一种常见而古老的疾病,在我国俗称“羊痫风”、“猪头风”。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神经细胞异常放电引起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神经科仅次于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病。
癫痫发作有不少诱因,如发烧、失眠、熬夜、感染、过敏反应,突然停止抗癫痫药物,酒精、毒品、其他化学物,体液、电解质不平衡,女性经期前后,反射性癫痫(光、电动玩具、电视、惊吓、热水、音乐、下棋、扑克牌……)等。患者不要随便服用有兴奋作用的补脑药,如脑活素、脑复康、脑复新等;烟、茶、咖啡、巧克力均有可能诱发癫痫发作,应少食或不食;绝对禁酒。
他提醒,癫痫是发作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就医时表现可能与正常人一样,医生很难亲眼看到病人发作时的状况,而病人发作时,特别是发作之前的预感、先兆、体征等的表现,对于癫痫的诊断和定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患者本人或亲友要仔细观察发作前后的经过,并作详细的笔录。如果能提供发作过程的DV更好。
汪银洲也曾挽救了不少被误诊为癫痫而长期饱受痛苦的病患。初三男生小陈就是其中的一个,小陈在一次体育课上进行短跑时,突然出现肢体抽搐,嘴和牙齿向左边错裂开,面目狰狞,目光呆滞,表情痛苦,但静静呆一会儿就好了。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很多次,他在一家医院被诊断为癫痫。但汪银洲发现,小陈的情况和癫痫有个明显的不同,就是他四肢抽动时神志清楚,而且每次发作有个明显的特征:在某个运动开始后发作。最后他诊断出小陈的症状其实是运动诱发的运动障碍,随即对他进行了针对性治疗,让他少走了许多弯路。
植入支架可防中风复发
一天下午,汪银洲主任的门诊来了个愁眉紧锁的老年病人——黄老伯。黄老伯说,近几个月来,他爬楼梯的时候总感觉头晕,而每次从椅子上站起来的那一瞬间也是天旋地转,记忆力也明显减退。
汪银洲根据黄老伯的症状,初步判断他可能有脑血栓,建议他进行进一步检查。检查发现,黄老伯颈部血管里有不少斑块,个别斑块体积还不小,导致血管重度狭窄,头晕正是由此引起的。不仅如此,一旦这些斑块脱落,患者还有可能中风、偏瘫。黄老伯接受了汪银洲的建议,做了脑血管介入治疗——植入支架将血管内的斑块固定。术后,黄老伯头晕症状消失,目前身体状况良好。
汪银洲介绍,脑血管介入和心血管介入原理相似。当斑块影响血流时,在造影指引下,将特殊支架植入到斑块所在位置,并将斑块紧紧贴住,这样血管就被“撑开”,让血流正常通过。更重要的是,斑块被固定后,减少了脱落、堵塞血管的危险,也就化解了中风的发生。
而针对已发生的血栓堵塞血管的病例,可以用介入溶栓的办法,从腿部插入管子,将溶栓药物送到血栓位置,这样,溶栓药物浓度可以更高、更直接作用血栓,快速疏通血管,预防脑中风复发。
仁心仁术,全力救治病患
汪银洲作为福建省卫生厅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不仅是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还是科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身兼数职的他,是个十足的“大忙人”,但他依然把最多的时间给了病人,常常一天之内就要完成好几台手术。
在接诊病人的过程中,他的耐心和亲切让病人及家属感到温暖。“汪主任态度好,医术好,医德好,认真负责!”采访过程中,来复诊的刘老伯这样告诉记者。一位刚看完病的马小姐则说,汪主任的细致与专业,能给予病人足够的信心。
汪银洲说,让每位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疗就是自己最大的心愿。前段时间,他接诊了一名外地病人沈先生。沈先生两个月前突发头痛,在当地被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保守治疗期间并发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脑梗塞,造成他失语、右侧偏瘫,经过一系列治疗后,他头痛的症状虽然有缓解,但仍然不能言语,右上肢无力。经颅脑CTA检查后发现,他的左颈内动脉床突上段有一个10.7mm×15.8mm的大动脉瘤,医院建议他转院治疗。汪银洲了解情况后,第二天即为他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及大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术。术后第2天,他就可以简单说话了,右上肢比之前有力,能拿筷子自己吃饭。术后第7天,沈先生康复出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