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海峡健康导报
海峡健康导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55
  • 关注人气:2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为失利考生造个社会支持系统

(2010-08-04 14:39:40)
标签:

教育

考生

高考

家长

毛朝灼

福州

健康

分类: 心海导航

12411

为失利考生造个社会支持系统

                       □本报记者 黄宝灼    

                     
    近日,考生们期待已久的高考成绩出炉了,面对自己的成绩,自然是有人欢喜又人愁。高考不如意的考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高考失利呢?记者采访了福州东方心理健康研究所所长、心理治疗师毛朝灼。

 

高考失利“愧己愧人”
    小茹(化名)在是福州某中学高三学生,是一个单亲家庭的独生女,从小由母亲抚养长大。母亲对她寄予厚望,无论再艰苦,也决不让她受一点委屈,告诉她只好专心读好书,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有好出路。小茹为此背上了沉重的负担,很努力刻苦读书。
    高考前夕,她顶着巨大的压力走进考场。几场考试下来,她自己感觉到发挥不好,整天把自己闷在房间里。她妈妈以为她是累了,也没太在意,她觉得女儿平时成绩都很好,高考考个好成绩并不是太难。谁知成绩下来后,她发现女儿居然落榜了!她感觉犹如一个晴天霹雳,整个人瞬间崩溃了,从此成天躺在床上,唉声叹气。小茹也慌了,自己原本已经是压力重大,却要反过来安慰、开导母亲,渐渐地,整个家庭都笼罩着绝望的气氛……
    同是福州考生的小李,高考分数出来后,原本很有把握的他因2分之差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此后,小李闭门不出,害怕别人提及考试情况,害怕家长对自己失望,也不怎么和家人交流。父母以为他只是一时情绪低落,但随后的几天,他开始不吃不喝、一言不发、神情呆滞,父母赶紧把他送去心理治疗。
    毛朝灼分析,像以上这样的案例,关键是考生自己要先认识到高考失利并不是人生的失败;另外,家庭首先要理解孩子,支持孩子,家长自己不能先绝望,否则,会让孩子感到更没有希望,更绝望。


要有正确的自我认知
    毛朝灼提醒考生,应该正确认知高考,高考失利并不是人生的失败。我们可以把高考的失败看成是一次信息的反馈,失败反馈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应该能找出更多的方法,去实现人生的价值。
    对于以往生活较为顺利的人,生活中某些想法与需求确如意地实现了,于是这些积极的结果强化了自己一定会成功的信念,一旦遇到大的挫折和逆境时会难以接受。父母又常不断地强化他们事事一定要超过别人的非理性的信念,虽然这种信念在一定程度上能成为我们上进的动力,但是一旦过了头,那么便成为一种极不合理的信念。高考失利就代表非常不幸、非常糟糕,这些思维方式令人焦虑、悲观、抑郁、犹豫甚至绝望。
    面对挫折,最重要的是改变这些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与其烦恼,不如做点什么,比如暂时将烦恼放下,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待心情平复后再重新考虑下一步怎样做。比如分析一下这次失利的原因,确定自己是选择复读,还是退一步选择自己原来没有考虑的学校和专业。一次高考失利不等于失去了求学的机会,更不等于失去了成功实现自己理想的可能,对于高考失利这一不可避免的结果,还不如抛开那些挫败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尽早走出失利导致的心灵的阴影,让自己又开始踏上一条前进的路。


家长理解支持开导
    毛朝灼指出,任何人都有自我解决困难的能力,前提是需要有一个社会支持系统。对考生具体来说,就是家庭首先要给予他们理解,体谅孩子。父母不能老对孩子说“我们全家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之类的话,这样一旦孩子考的不如意,就会产生巨大的压力,认为无颜面对父母,对不起自己的念头。
    “家长首先要正视孩子高考失利的现实,不要让自己的不良情绪在孩子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毛朝灼提醒。他希望家长能理解在考场失意的孩子的情绪,抽出时间多陪陪孩子,以丰富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淡化心理阴影。学校也应该像重视考前辅导一样,重视考后心理辅导,帮助失利考生重建自信,身心轻松地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
    家长和学校要适当的鼓励他们,在他们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即使考到的学校不理想,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可以去考研,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获得成功。失利的考生需要客观、合理地分析自己失利的原因,可以选择复读、自考、成人高考,或就业后再去党校、技校考试,继续深造。


尊重考生自我选择
    在重大考试中失利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心理素质比较脆弱,自愈能力较差。毛朝灼认为,这时候来自外界的理解和支持尤为重要,每个人都有自愈自身心理困难的能力,因此,只要在家长和社会的正确引导下,考生就能走出心理低谷,重拾希望,面向新的学习和生活。
    另外,很多考生都有一种“名校情结”,对于他们来说,没有考上一所自己梦想中的名校,是人生的一大遗憾。因此,这一部分高考失利的考生会选择复读,再给自己一次实现梦想的机会。
    毛朝灼建议,当考生和家长就是否复读存在意见分歧时,双方最好先缓一缓,暂时将这件事情放在一边。因为原本考生就因高考失利有情绪,这时争吵,容易将矛盾激化,考生很难接受。等到考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双方再心平气和地坐下来,客观分析这件事情。毛朝灼认为,首先家长应该尊重考生自己的选择,如果考生有意愿复读,家长的支持是最大的鼓励。对于高考失利的考生来说,重塑信心是最重要的。对于那些学有余力的考生,不妨再读一年,去追求自己的名校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