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坐成养生之道

(2010-04-26 16:29:52)
标签:

健身

养生之道

静定

开元寺

休闲

分类: 传统医药

11207

坐成养生之道
□海峡健康导报记者 郑积营 实习生 林煜炫

 

    “打坐”又称盘坐、静坐,它由古人的散坐和跪坐演化发展而来,是我国传统养生功法之一。近日,记者从福州开元寺了解到,每到周末,榕城有些市民来到该寺打坐养生。
    打坐有何作用?坐姿、观想有何讲究?记者采访了福建省开元寺佛教文化研究所副主任释妙智(法号)。


改善睡眠最有效
    在开元寺禅堂里,一位老人盘腿而坐,气定神闲。据了解,他是福州鼓楼区津泰街道的张依伯,每天都来开元寺禅堂打坐。他说,几年前深受失眠困扰,整夜无法入睡,白天又很疲倦,听说打坐对改善失眠很有效果,便来到开元寺,让法师教他打坐。一段时间过后,果然不再失眠了,并养成了每天都来开元寺打坐的习惯。
    像张依伯一样来寺院打坐养生的市民,不在少数,以中老年人为主,当中有老师、科研人员等,他们有的选择周末来,有的每天都来。
    仅仅盘腿而坐,就能达到养生的目的?记者对此感到不解。
    “打坐其实就是瑜伽,是一种慢运动。打坐时致心一处,使大脑入于静定状态,把散乱的心安定下来,心境达到清净安祥,气脉自然畅通,从而使身心愉悦,祛病强身。”释秒智说,打坐改善睡眠最有效,一般失眠来自精神紧张。以中医的讲法,有些是心脾两虚引发的;有些是心肾不交导致的虚火上亢。而打坐使人身心放松,因而是很好的方法。


瘦腿缩腹助减肥
    来开元寺打坐的人群中,也有一些是为减肥而来的女性。
    福州某企业高管庄女士每周末都来打坐,她说,3年前生完孩子,体重急剧上升,腹部和大腿赘肉很多,平时懒得运动,偶然得知打坐也可减肥,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请求法师指导,掌握了一些打坐的要领,在家每天花20-30分钟练习,周末就来该寺打坐,经过一段时间,体重减轻了10斤,赘肉也少了。
    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女生李某同样每周末都来该寺打坐,她说:“打坐可使身心得到放松,端坐的姿势有利于减掉腿部脂肪,在寺庙打坐的好处是有个安静的环境。”
    释妙智介绍,打坐可减少并放慢下半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增加上半身特别是胸腔和脑部的血液循环,对于减少腹部脂肪、端正体形有着重要的作用。有的人即使能盘上腿,但坚持不了几分钟,就会感觉腰酸背痛,这说明他的腿部、踝部、髋部的柔韧性不够,平常缺乏柔韧练习;还可能是肚子大,腹部脂肪堆积过多。打坐盘腿同样可检测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坐姿不对易伤残
   “很多人认为打坐就是双腿简单的盘起,其实有很多讲究,一定要有专业人士指导。”释妙智说,常见的盘腿姿势错误是不顾自己体质、体重,盲目坚持,结果修的不是禅定而是疼痛,盲修瞎炼,一无所获。还有一些诸如腰不直、身体歪的状况也达不到打坐养生的效果。
    晋安区鼓山镇的林先生就因打坐姿势错误导致严重后果。他体重85公斤,在最初趺跏座(打坐一种姿势,俗称双盘腿)一个小时,腿就疼痛难忍,想起年轻时猛打猛冲,林先生一味咬牙硬挺,天天上双盘。有一次在咬牙坚持一个半小时之后,他腿变得像茄子一样紫,先是疼痛不已,后又没了知觉。更为严重的是,左侧股骨头开始隐隐作痛。他查了医学书籍,才知道腿在长期缺氧下,容易导致组织缺血性坏死,特别是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现在过去10年了,林先生的左侧股骨头有时还隐痛。
    妙智法师指出,打坐的目的是为了使大脑处于静定状态,要培养正确的姿势。体瘦的人如果能轻松上双趺跏座当然最好,体胖的人或体质差的人不必勉强,什么姿势有助于静定就按什么姿势。当然,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能盘到什么程度,尽量去做。毕竟,双趺跏座,是最容易修定的姿势。


观想错误或发疯
    “坐姿错误达不到养生的目的,甚至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但和坐姿同样重要的是打坐时的观想方式。” 释妙智说,观想方式错误严重情况会导致“走火入魔”。
    他说,福州某学校老师陈某,就因打坐观想方式错误导致精神错乱,满街奔跑。在佛学院进修的时候,也曾出现过几例因观想方式不当导致发疯的事件。观想方式内容很多,要根据不同人不同需要不同心境来分,想打坐的市民最好找专业人士指导。
    对于一些市民在家打坐,释妙智提醒,要有专业人士指导,在家里还是寺院都一样;一定要选择安静的环境,空气要流动,不要感染风寒;打坐初学者在第一个月体质很可能会下降,这是身体变化的标志,无须担心,打坐时间以一小时为佳,同时配以健康的饮食、规律的作息和适量的运动可达到最佳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