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2
针灸治疗面瘫效果好
□ 海峡健康导报记者 王君
福州林先生和朋友聚会喝了不少酒,回家坐车又长时间吹风。第二天早上,他感到嘴唇发麻,刷牙的时候口水不受控制地从一侧嘴角流出,发现脸有点歪,连忙到医院就诊。医生告诉他,这是面瘫的症状,是酒后脸部长时间受到冷刺激所致。
福建省立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陈捷说,近日因气候原因导致面瘫到医院求诊的病人明显增多,一天有七八个,约占门诊量的80%。
乍暖还寒诱发面瘫
陈捷介绍,面瘫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中枢性面瘫是由大脑或脑干的病变如肿瘤、脑卒中)引起,通常表现为一侧眼裂以下面肌瘫痪,常伴有肢体偏瘫及其他神经症状。而临床较常见的为周围性面瘫,周围性面瘫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性略多于女性,常发生在单侧。
中医认为,风、寒、暑、湿、燥、火是人体致病六因素,其中风、寒居前两位。春季是面瘫的高发季节,因为此时寒热交替,早中晚温差很大,加上一些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下降,难以抵挡多变气候的影响,对风、寒的抵御力降低,细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就会乘虚而入,诱发面瘫。
面瘫起病急,许多人在晨起刷牙、洗脸时发现口角流涎和嘴脸歪斜,言语不清,不能闭眼、皱额、蹙眉,不能吹气、鼓腮等。发病初期可伴有耳后乳突、耳内、下颌角疼痛或感冒症状,症状一般在1~3天内达到高峰。
及早就医首选针灸
陈捷说,患了面瘫后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大部分患者都能够较好地恢复,较少留下后遗症。他建议,面瘫患者首选中医针灸疗法,同时配合服用一些抗病毒、消炎、营养神经的药物。针灸的疗程因人而异,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疗程也相对越短。面瘫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在面瘫发病期间,部分患者会出现眼睑闭合不全或不能闭合,角膜长期外露,易导致眼内感染,损害角膜,因此眼睛的保护的非常重要的,此时应减少用眼,滴一些有润滑、消炎、营养作用的眼药水。外出时戴墨镜保护,睡觉时可戴眼罩或盖纱块保护。
因为光源刺激可影响面瘫肌肉的恢复,所以针灸治疗后,患者须少看电视、少使用电脑等。洗脸、洗澡应使用温水。应注意休息,减少外出,避受风寒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在恢复期,患者可以自己做局部按摩,每日3-4次,每次10-15分钟,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还可进行面部表情肌训练,如对着镜子练习皱额、蹙眉、闭目、鼓腮、撅嘴等动作。忌烟酒,忌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蒜、葱、海鲜、麻辣火锅、浓茶等,饮食清淡为宜。
增强体质预防面瘫
陈捷说,面瘫是可以预防的。面瘫多是因受寒,病毒感染而起病,这是自身抵抗力下降所致。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可见,发病的关键在于人体正气的强弱。如果能够保持充足的睡眠,多运动,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出汗时注意避免风寒。
他提醒,一些年老体弱、病后、过劳、酒后及患有高血压病、关节炎、神经痛等慢性疾病者,应避开风寒对面部的直接刺激,不要迎风行走。春天正是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好时光,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人,可选择不同锻炼项目,如散步、跑步、体操、打太极拳、爬山等,都能很好地增强体质。冬季进食新鲜蔬菜较少,摄入维生素不足,因此,春天应多吃蔬菜和水果,如韭菜、春笋、芥菜、油菜、香椿芽、香菜、马兰菜等,还可以适当进食一些豆制品。要以乐观平和的精神状态面对工作和生活,减轻心理压力,避免过度劳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