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化不良先查胃肠动力

(2010-03-17 14:13:01)
标签:

保健

功能性胃肠病

胃肠动力

健康

分类: 健康资讯

10602

省立医院成立全省首家胃肠动力研究中心
消化不良先查胃肠动力
□海峡健康导报记者 林喜芳 

    2月25日,我省首家胃肠动力研究中心在福建省立医院挂牌成立。
    该中心负责人林志辉介绍,我国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患病率为10%~30%,就诊病人占消化科门诊的50%-60%。但很多患者甚至基层医生对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却认知不足,如果有消化不良的症状,可先查查是否为胃肠动力障碍。
    福州的陈先生反复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的症状,三年前被诊为急性阑尾炎,然而手术后不适症状并未消失。半年后复查,诊断为胆囊炎,又进行手术。症状还是没有改善,检查诊出十二指肠瘀滞征,又动了一次刀子,但患者始终觉得症状没有缓解,数月前到省立医院就诊。
    林志辉通过分析观察,发现这是典型的存在心理障碍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对其实施综合治疗,一方面积极调整患者的胃肠运动和感觉功能,另一方面结合心理认知和行为治疗以及放松、催眠、生物反馈治疗等,如使用抗焦虑、抑郁药物。目前患者症状有所缓解。
    林志辉说:“很多病人向医生诉说胃肠道出现不适,如打嗝、腹泻、消化不良、腹胀、便秘及反酸、烧心,但各种检查却找不出脏器有病变。特别是年轻白领一族,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精神受刺激时就会发生。”
    在临床上,这种情况被称为功能性胃肠病,多在 20~50岁之间,病程缓慢,常常受情绪、饮食等因素影响。对这些消化问题并非单纯靠药来解决,近4成门诊病人只需通过精神调适和改变行为等方式,症状逐步减轻、改善胃口。
    据了解,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是人群中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类消化道疾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都已经设立了专业的研究机构。
    林志辉介绍,即将成立的“胃肠动力研究中心”,专注于胃肠动力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医师实践交流,既有研究功能,也有治疗功能。通过对患者集中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以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诊疗示教、疾病调研、学术研讨会议等形式影响临床医师。
    “‘胃肠动力研究中心’的建立,将逐渐完善胃肠动力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高对胃肠动力相关性疾病的诊治水平。”他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