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宝流口水正常吗

(2010-01-14 14:54:40)
标签:

流口

唾液腺

中枢神经

口腔肌肉

育儿

9811

宝宝流口水正常吗
□ 本报记者 王君


    流口水是宝宝的“通病”,虽然妈妈不停地用手帕帮宝宝擦,但口水仍然流个不停,宝宝原本干干净净的下巴和衣服整天湿漉漉的。有些宝宝由于口水的刺激,娇嫩的口唇周围皮肤常常发红、破损,甚至溃烂或者出现小疹子,使宝宝感到疼痛。这该怎么办呢?

 

生理性流涎莫担心
    据福州教育学院幼教教研员,高级育婴师兰贯虹介绍,唾液的分泌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宝宝流口水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口水可以保持口腔湿润和洁净,也可以对宝宝刚长出来的小牙起到清洁作用,防止蛀牙的形成。
    刚出生的小宝宝,只吃母乳或奶粉,对唾液腺的刺激不大,分泌的唾液很少。但是4个月以后,宝宝的中枢神经系统及唾液腺逐渐发育成熟,再加上吃了米粉等含淀粉的辅食,刺激唾液的分泌。宝宝口腔小而浅,吞咽功能又不健全,不会把流出来的口水咽下去,所以就口水“泛滥”。长牙也会刺激唾液的分泌,导致口水增多。到宝宝2-3岁时,吞咽功能及中枢神经完善,就不会再流口水了。


病理性流涎须警惕
    大多数宝宝到了一定年龄就不再流口水了,但也有部分宝宝流口水是由病理因素引起,兰贯虹指出,最常见的就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口腔炎,如溃疡性口腔炎、鹅口疮、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疱疹性咽炎等。这时由于口腔炎症刺激,反射性地引起唾液分泌增多及吞咽时疼痛,宝宝常表现为口水比平时增多,并伴有哭闹,不吃奶甚至发热等现象。还有些宝宝过了两周岁,甚至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仍然流口水,这可能是先天性脑发育不全、脑炎或脑膜炎后遗症所致,应及时咨询医生并治疗。
    兰贯虹提醒,一些人喜欢捏宝宝的脸蛋,这种动作会增加对唾液腺的刺激,导致唾液分泌增多,应注意避免。


培养正常吞咽习惯
    在宝宝4—6个月流口水现象特别严重的阶段,父母要帮他们做好清洁护理:用干净柔软的手帕或纸巾擦掉口水,衣领、衣襟要勤换、勤洗,给宝宝戴上纯棉布围嘴,保持干燥。如果唇周、下颌及颈部皮肤已呈潮红,糜烂甚至脱皮,应常用温水洗净局部,并涂上少许软膏或油剂。
    如果宝宝两岁以后还常流口水却不属于病理因素,父母就要注意及时纠正他们的一些习惯。比如,在宝宝4个月后开始吃辅食时,不要长期让他们吸食牛奶等流质食物,应该多食用固体食物,锻炼咀嚼和吞咽功能。还可以和宝宝玩吹气球、吹笛子、吹泡泡等小游戏,锻炼宝宝的口腔肌肉,都有利于改善宝宝流口水的问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