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闽南语动画片《蔡六》即将开拍 创意者李竹兵表示
动画也可成旅游名片
□ 本报记者 林锦旺 文/图
人物简介
李竹兵,22岁进入广告业,27岁成名。上海世博会吉祥物“人”字型汉字创意设计者,全国第六届农民运动会吉祥物“同同”设计者,福建商品交易会会徽入围设计者。现为泉州功夫动漫设计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李竹兵近日透露,首部闽南语动画片《蔡六》创意毛坯已经基本形成,即将开拍,正向社会(闽南地区)征集片中人物配音演员。
片中将融入闽南文化旅游元素
记者:《蔡六》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
李竹兵(以下称“李”):肯定不是现代,具体故事情节还没有全部出来。
记者:其中闽南元素如何得到体现?主人公蔡六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
李:主要是泉州元素,因为它是闽南文化的代表性城市之一。这些元素包括泉州留存至今的风景名胜(如清源山)、古街(如涂门街)、古桥(如洛阳桥)、古塔(如东西塔)、庙宇(如开元寺)、民间艺术(如提线木偶)、民间小吃(如东街肉粽面线糊)、宗教文化(如清净寺)等,还有市花(刺桐花)、市雕(飞天)等现有景观,蔡六也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展开生命旅程的,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泉州旅游的动画版宣传片。外地人看完《蔡六》,就知道泉州有哪些好玩好吃的了。
主角蔡六将成为闽南“老夫子”
记者:蔡六在泉州历史上确有其人吗?为什么选择他作为本片主角呢?
李:蔡六是泉州古海港上的一名普通的码头工人,历史上有这个人,但是形象大家已经记不住了,都要靠自己塑造。
泉州的“新蔡六”可以朝阿凡提的方向去塑造,让他身上具有一些古代传说中济公的影子,就是做好事的游侠形象。不过既然强调“新蔡六”,就应该多提炼、强调新时代的特点,剔除“老蔡六”原来旧社会游手好闲的造型,同时适当地夸张、提炼、简化。
记者:作为创作者,您希望将他塑造成什么形象呢?
李:蔡六是个土生土长的泉州人,说闽南话,吃各种泉州小吃长大,很会喝酒;又会耍一点南拳的招式,但他绝不是艺术家;他还会跑到新门街去听古老的南音和稀有的梨园剧,但他绝不是艺术家。他身上带着闽南人“爱拼才会赢”的精神。我希望他能成为本土漫画经典形象,成为闽南的“代言人”。
闽南语动画促亲子关系
记者:动画片《蔡六》用闽南语配音,除了体现本土化,还有其他的考虑吗?
李:闽南语是泉州人的母语,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孩疏远了母语,《蔡六》配音的初衷就是为了保护闽南语,小孩子通过观看《蔡六》加强闽南语的语感,让他们不要忘了自己的母语。
记者:《蔡六》主要对象应该还是小孩吧?
李:这是男女老少皆宜的。我拍《蔡六》争取要让泉州人甚至大部分闽南人都能接受并观看,使父母与孩子找到一个共同话题,用母语配音的动画片促进亲子关系,效果应该很显著。
加载中,请稍候......